玉米蛋的營養價值及作用機理
玉米蛋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蛋白質為61%~71%、碳水化合物21%~26%、淀粉12%~15%、脂肪3%~7%、纖維素1%~2%,氨基酸含量也十分豐富。玉米蛋水溶性程度低,且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和色氨酸等,極大地限制了其在動物飼料中的應用。 酶解物中含有許多小肽,特別是二肽和三肽,而小肽比完整的蛋白質或游離氨基酸更易被機體吸收,使酶解可顯著提高玉米蛋的生物利用度。此外,全蛋白部分酶解產生的氨基酸殘基對畜禽體內蛋白質的合成有利。關于玉米蛋制備生物活性肽,如抗氧化肽、肝保護肽和抗高血壓肽的報道較多。玉米蛋蛋白是生物活性肽的良好來源,因具有特殊的氨基酸組成,富含疏水氨基酸,如亮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有研究報道,在肉仔雞日糧中添加玉米蛋可促進肉仔雞脂質代謝,并提高。近年來,利用微生物發酵玉米蛋制備玉米多肽成為眾多研究者關注的焦點。玉米蛋發酵水解生產玉米多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玉米多肽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與玉米蛋不同,通過控制水解可改善蛋白質的性質。玉米多肽比玉米蛋具有更高的水溶性和許多理想的理化性質。玉米多肽的結構特性是其溶解度提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在一定pH值范圍內的溶解度高,形成無沉淀的溶液或漂浮現象。
玉米蛋經微生物發酵后,改變了蛋白質結構,增加了表面積,還增加了氨基酸的親水性。部分蛋白質被蛋白酶水解成活性肽、小肽和游離氨基酸。其中游離氨基酸可改善飼料的適口性,進而提高玉米蛋的營養價值。此外,玉米蛋經發酵后改變了蛋白質分子的α-螺旋結構,水解成為大分子蛋白質,可以提高玉米 蛋在動物體內的消化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