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快速修補中,瀝青冷補料是一種常用的修補材料。以下是對瀝青冷補料的詳細介紹:
一、定義與作用
瀝青冷補料是一種在常溫狀態下使用的道路修補材料,它不需要加熱即可直接使用,具有施工簡便、修補速度快、適應性強等特點。瀝青冷補料主要用于修補瀝青路面的坑槽、裂縫等病害,使路面恢復平整,防止雨水滲透,減少水蝕,從而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
二、施工步驟
-
安全標志設置:設置一定的安全標志,劃定好施工范圍,確保施工區域的安全。
-
工具準備:準備好所需的工具,如掃把、刀子、鐵鏟、振動夯或平板夯等。
-
確定位置:確定坑槽開挖位置,將四周銑刨或切縫。
-
清理雜物:將待修補的坑槽內及四周的碎石、廢渣清理干凈,直到見到固體堅固面為止。同時,坑槽內不得存有泥漿、冰塊等雜物。
-
切邊整齊:確保被修補的坑槽有整齊的切邊,以避免由于坑槽邊緣不整齊而發生松散、啃邊等現象。
-
填充材料:把足夠的冷補材料填進坑槽內,并攤鋪平整。填滿后,坑槽中央處應稍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以防止出現凹陷等現象。對于市政道路修補,冷補材料的投入量可增加10%或20%左右。
-
分層填補:如果路面坑槽深度大于5cm,應分層填補,逐層壓實,每層3~5cm為宜。
-
壓實:根據實地環境、修補面積的大小和深度,選擇適當的壓實工具和方法進行壓實。壓實后,修補的地方應表面光潔、平整、無輪跡,坑穴四周和邊角一定要壓實、無松散。普通道路修補的壓實度要達到93%以上,高速公路修補的壓實度要達到95%以上。
-
靜置養護:壓實完成后,修補區域需要養護一段時間。一般來說,碾壓兩到三遍后靜置1~2小時即可開放行人。視路面固化情況開放車輛行駛。修補區域在通車后,瀝青冷補料會繼續被壓實,通行一段時間后,修補區域將與原路面在同一高度。
-
保持清潔:修補區域在24小時內保持干凈,避免臟物粘住。
三、注意事項
-
施工環境:瀝青冷補料具有良好的施工適應性,可在雨雪或低溫天氣下施工。若坑槽內有少量雨水或雪水,不會影響修補效果,但務必清除淤泥。
-
材料用量:根據修補面積和深度計算用量,確保材料充足,避免中途不足影響修補效果。
-
施工質量:嚴格按照施工步驟和注意事項進行操作,確保修補質量。
綜上所述,瀝青冷補料在瀝青路面快速修補中具有重要作用。選擇合適的瀝青冷補料和正確的施工方法對于確保修補效果和延長路面使用壽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