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口鑄鐵經過熱處理后制成的有韌性的鑄鐵。
別名: 馬鐵、瑪鋼、蠕墨鑄鐵 生產過程: 首先澆注成白口鑄鐵件,然后經可鍛化退火(可鍛化退火使滲碳體分解為團絮狀石墨)而獲得可鍛鑄鐵件. 化學成分: 可鍛鑄鐵的化學成分是: wC=2.2%~2.8%,wSi=1.0%~1.8%,wMn=0.3%~0.8%,wS≤0.2%,wP≤0.1%。
可鍛鑄鐵的組織有二種類型: 鐵素體(F) 團絮狀狀石墨(G); 珠光體(P) 團絮狀石墨(G)。
性能: 白口鐵的加工性能極差,但是經過高溫回火后,有較高的強度和可塑性,可以切削加工。
由于可鍛鑄鐵中的石墨呈團絮狀,對基體的割裂作用較小,因此它的力學性能比灰鑄鐵高,塑性和韌性好,但可鍛鑄鐵并不能進行鍛壓加工。可鍛鑄鐵的基體組織不同,其性能也不一樣,其中黑心可鍛鑄鐵具有較高的塑性和韌性,而珠光體可鍛鑄鐵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