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鏡手術是目前診治膝關節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應用范圍廣泛、破環膝關節結構與功能程度小、診斷準確、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目前已成為治療膝關節疾病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膝關節鏡手術雖然其創傷小,但患者在術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和疼痛,而良好的術后鎮痛能夠減輕術后疼痛、解除局部組織、加快術后關節功能恢復、減少不良反應以及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的發生。
本研究旨在探究低溫沖擊鎮痛儀與傳統冰袋冷敷在膝關節鏡術后消腫和鎮痛的應用效果。
術后疼痛是因創傷性血腫壓迫或炎性反應物質刺激局部末梢神經所引起。局部冷療作為一種控制軟組織損傷及炎癥反應的有效治療方式,可有效地緩解腫脹和疼痛,減少肌肉的發生,明顯提高手術患者的療效,減少手術相關并發癥,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
低溫沖擊鎮痛儀采用新的神經性低溫刺激技術(neuro cryo stimulation,NCS),通過噴槍噴射出高壓(50 bar)超低溫(-78 ℃)的CO2,直接作用于治療部位,干冰迅速升華帶走大量的熱,迅速降溫(30 s內,32 ℃降至4 ℃以下)。低溫沖擊療法,通過高壓和超低溫的影響,產生“熱沖擊(Thermal shock)”。同時,熱沖擊效應加速淋巴回流,使滲出液被再吸收并通過靜脈和淋巴系統移除,終達到鎮痛、消腫、及肌松的治療效果。
低溫沖擊鎮痛儀與傳統冰袋相比,具有制冷方便快速、治療時間短、效果顯著以及安全無菌等優勢,可達到術后盡早康復的目的,能夠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加速床位周轉、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