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帶起背功能頤養院用訓練床
(1)肌力低下者的訓練
抓住床欄或床旁的輪椅扶手翻身。
在床尾系一根繩梯,患者抓住繩梯坐起。
雙上肢無力者可帶防滑手套以增加摩擦力,有助于驅動輪椅前進。
根據不同部位的肌力狀況,轉移可采用支撐轉移、滑動轉移、秋千式轉移或升降機轉移。
(2)協調障礙者的訓練
上肢協調障礙者可用腳驅動輪椅,因此驅動輪椅向后最為容易。但要安裝后視鏡以防發生事故。
下肢協調障礙者需要使用電動輪椅。
(3)偏癱患者的訓練
偏癱患者的翻身和坐起
健側上肢與下肢相互配合驅動輪椅前進并保持方向。
轉移的方法可采用輔助下支點轉移和獨立支點轉移。
2、進食障礙的康復訓練
(1)口腔、頜面部關節活動受限、肌力低下及協調性障礙者的訓練
端正頭、頸及身體的位置以利于吞咽動作進行。
改變食品的硬度或粘稠度。
借助設備來幫助維持進食的正確體位(頭中立位稍前屈、軀干直立、髖關節屈曲90°、雙腳著地)。
電動站立床,是一張電動的平板床,患者臥于床上,固定好身體,啟動開關,患者可由平臥位逐步轉動立起,達到站立位。站立床可固定于0°~90°之間的任一傾斜位置。其用途在于:
1. 直立訓練:對剛剛開始立起訓練的重癥患者如偏癱、截癱患者,利用電動站立床做漸進性站立訓練。這些患者經過長期臥床之后,不能從臥位一下子突變到站立位,需要首先用電動站立床開始適宜角度的斜位站立訓練,通過逐步增大傾斜角度,使患者的身體逐漸適應重心的升高,同時還可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壓反應的發生。
2.防止臥床綜合癥:對長期臥床不能站立的患者進行電動站立床訓練,可以預防因為不能立位行走而發生的并發癥——臥床綜合征(又稱制動綜合征或廢用綜合征),如骨質疏松、關節攣縮、畸形、深靜脈血栓形成、心肺功能低下等。
三、 經濟性
電動護理床在實用性上是強于手動護理床,但價格是手動護理床的幾倍(五六千)甚至有的功能齊全的達到了數十萬。在選購時這個因素也要考慮。
四、單搖兩折、雙搖三折、四折等
這個適合一些骨折恢復期病人,及長期臥床患者的健康護理。方便特殊患者的睡眠、學習、等需要。
折疊翻身
癱瘓、昏迷、部分外傷等長期臥床的患者,需要經常翻身以預防褥瘡。人工翻身需1~2人以上才能完成。 癱瘓病人護理病床可使病人能夠在0-60度任意角度左右翻身,翻身后,護理人員可協助病人調整側睡姿勢,使病人更舒適的休息。多功能加寬護理病床在設計上更加人性化,護理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改善,護理工作更輕松。癱瘓病人護理床不但能自動翻身,而且還能定時整體翻身。
帶起背功能頤養院用訓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