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單芯束管、三芯束管、四芯束管、六芯束管、八芯束管
單芯束管、二芯束管、三芯束管、四芯束管、六芯束管、八芯束管、十芯束管、十二芯束管、十六芯束管
束管是一種擠出聚乙烯可擾管,由芯管、繞布、護套三部門組成:芯管有阻燃和導電機能,中層環繞糾纏玻璃纖維布材料,外層護套為有阻燃和導電機能的聚乙烯塑料護套。用于煤礦井下氣體采樣。
礦井建立礦用多組份氣體分析束管監測系統,監測路數8路、分析氣體成分8種、分析范圍1ppm-100%、傳輸方式為正壓傳輸、分析時間6-7分鐘/每路。
1.束管布置路線。束管布置路線:軌道大巷→綜放工作面回順繞道→回順→上隅角→綜放工作面。
2.束管鋪設:上隅角埋設1個采樣頭,在距上隅角10m的回順安設第1個采樣頭,并隨著工作面的推采而移動;隨著工作面的推采,每10m埋設1個。共4路束管通過采樣頭抽取氣樣,對采空區氣體進行自動分析。
3.敷設要求。束管管纜在回風巷上幫敷設,吊掛高度離底板1.7m,每隔3m設置一個吊掛點;管纜吊掛整齊、平行,不得與電纜、電1話線等其他線路纏繞;上隅角及采空區的束管在回風巷相對位置較低處各接入儲水器一個;管纜上各接頭要嚴密,保證不漏氣;為提高采樣效果且防止采空區積水堵塞束管,則每個探頭抬高0.3m以上。
4.監測方式。隨著綜采面的推進,傳感器采集、收集采空區信息。待綜采面推進30m后,截斷上隅角束管,重新布置,并安裝傳感過濾器。
5.加強束管監測工作。及時分析采空區氣體成分及其濃度,掌握采空區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采空區自燃發火。
6.束管管理:每班安排專人檢查束管管路,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上隅角測點采樣器埋設時,人員不得進入采空區,不得在懸掛地點長期逗留;束管必須按要求懸掛到煤壁上,通風科定期檢查懸掛情況;任何人不得隨意拉扯、刮破、隔斷束管管纜。
煤礦用聚乙烯束管用途廣泛,分類也比較齊全,可分為1-32芯的聚乙烯束管,礦用聚乙烯束管按芯管數量可分為一芯、二芯、三芯、四芯、五芯、六芯、七芯、八芯、十芯、十二芯、十六芯、十八芯、十九芯、二十芯、二十四芯、三十芯、三十二芯等十七種。
礦用束管由芯管,繞布,護套三部分組成,外壁光滑、平整、無氣泡、裂口和明顯的溝紋、凹陷、雜質等,外觀色澤均勻。
1.束管檢測地點應選擇在有浮煤可能自燃的地點(如采煤工作面的回風巷、回風隅角和停采線、煤巷的高冒區等)的回風側,采掘過程中有漏風和可能積熱的地點,以及有丟煤的采空區和密閉內。2.測點應盡量布置在標高較高處、主要漏風通道中壓差處。3.束管檢測用電器設備維修時,停電并懸掛明顯的停電標志牌。4.在運輸大巷中工作時,應時刻注意來往車輛;敷設束管需要橫過架空線時,先停電,后工作。5.進人工作地點先檢查頂板、兩幫支護的安全情況,有隱患應排除后再工作。6.禁止進入盲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