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阜陽高新技術企業申請獎勵補助政策越來越齊全,以至于現在越來越多的阜陽市企業申請高企,2021年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還在進行中,還沒有申請的企業可以好好看看以下關于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獎補補助及材料等最全攻略內容。
Q: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報中,高新技術領域有多重要?
A:高新技術企業概念: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的居民企業。
只有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的企業,才能拿到高企申報的門票。即:技術領域具有一票否決權。
首次申請高企,還是重新認定高企,首要事情去確認企業是否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如果不在的話,就不要白忙活了。
Q: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材料中,高新技術領域如何確定?
A:高新技術領域的格式即“一、電子信息/(一)軟件/1. 基礎軟件服務器/客戶端操作系統;”,采用四級目錄格式,取到最小級目錄。
企業銷售的產品(服務)品類可能多樣化、復雜化,但是主要銷售的產品(服務)是什么領域,我們一般就可以認為企業屬于什么領域。
Q:高企申報中,科技研發人員如何界定?
A:高企申報中對于科技研發人員的要求是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現在高企認定中對于科技人員,不再要求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但需與研發活動相匹配,需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或者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的管理,或者提供直接技術服務。
除了工作內容要與研發活動相匹配,對科技人員在企業的工作時間也是有要求的,全年累計實際工作時間應在183天以上,對是否是企業全職員工、是否必須隸屬于研發部門等沒有要求,只要工作時間達到要求就可以。
Q:高企申請中,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得分?
A: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作為高企認定中企業創新能力評價四大指標之一,在100分中占有30%的比重。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根據定義,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轉化有一個時間上的先后順序,是先有成果,后有轉化。企業獲得了科技成果,不代表企業就有能力對其進行了轉化。
提升方法:
第一步,理清科技成果轉化的邏輯關系(科技成果與科技成果轉化的邏輯)。
第二步,提前做好科技成果轉化數量的規劃、布局。
第三步,扎扎實實做好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
注意點
(1)高企認定中的知識產權不包括商標。
(2)Ⅰ類知識產權獲得時間周期長、難度大,但可重復使用。
(3)Ⅱ類知識產權獲得時間周期短、難度小,但僅限使用一次。
(4)重新認定的企業使用II類知識產權時,需要提供知識產權未重復使用聲明。
知識產權由技術專家對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是否符合《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要求,進行定性與定量結合的評價。
1、定性評價包括技術的先進程度和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情況兩個評價維度。
定性評價體現的是知識產權的邏輯性,來源于哪里?(與研發項目的相關性如何?),應用于哪里?(與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相關性如何?)。
另外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知識產權與高新技術領域的相關性。
第二、申報當年申請、當年授權的知識產權,對上年度的主要產品(服務)不能很好發揮核心支持作用。
2、定量評價包括知識產權數量和獲得方式兩個評價維度。
從數量上看,1項及以上I類知識產權最高分為8分,而5項及以上II類知識產權最高分只有6分。也就是說,只有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II類知識產權的企業,比擁有發明專利等I類知識產權的企業,在知識產權得分起點上少2分,最高也只有28分。
從獲得方式上來看,高企認定傾向于支持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自主研發的可得1-6分。僅有非自主研發的只能得1-3分。這里需要注意,非自主研發的企業獲得知識產權方式包括受讓、受贈和并購等,但不包括獨占許可方式。
對于知識產權規劃的方法:
第一步,清楚企業可獲得的知識產權種類、周期、方式。
第二步,根據企業研發項目內容與開展進度,合理規劃提前布局,持續有效申請。
第三步,借助外力(評分機制),有效實現知識產權評價高分。
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準備工作已經在就緒,如果阜陽市企業想申報高企,可以好好看看以上關于2021年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最全獎勵補助材料的內容18755150022(微信同步),提前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