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向滾筒的生產工藝,主要有輥體初車、初校靜平衡、軸頭過盈裝配焊接、精車和精校動平衡等工序組成。若對行為公差如圓度、圓柱度和直線度等要求在0.2mm以下的,則在精車后需要上外圓磨床或軋輥磨床磨削加工。對表面硬度有要求的,則需要增加熱處理工序。
改向滾筒技術分為兩類,傳統的包膠諸如熱硫化包膠技術,主要通過硫化罐將其橡膠與滾筒硫化處理,以保證包膠面板與滾筒的粘接強度,第二種為冷硫化包膠技術,是采用特殊的冷硫化方式將其滾筒與包膠面板直接粘接,可以現場包膠井下包膠等,其技術較為先進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改向滾筒的性能要求
①滾筒裝配后應轉動靈活,所測得的滾筒靜阻力系數值不大于0.02
②滾筒偏心補償量應達到G40(MT/T1063-2008圖2)要求
③滾筒外圓直徑偏差應符合MT/T1063-2008表6的規定。
改向滾筒的包膠工藝及膠厚為:滾筒有外層膠板為菱字形鑄膠,鑄膠的安全性能符合MT113-83《煤礦井下非金屬制品安全性能檢驗規范》,面膠扯斷強度不小于5000 N/cm2,硬度(邵氏)75±5,扯斷伸長率大于180%,磨損減量小于0.3cm3/km,老化系數(700C×48h)不小于0.9。底膠扯斷強度不小于1000 N/cm2,與金屬的結合力不小于900 N/cm2。滾筒的膠層必須滿足MT820標準要求,膠層具有阻燃、抗靜電、耐磨防腐蝕功能。
改向滾筒外圓跳動應符合表1規定,滾筒外圓直徑偏差應符合表2規定:
表1
滾筒直徑 |
≤800 |
>800~1600 |
>1600 |
光面滾筒 |
0.6 |
1 |
1.5 |
膠面滾筒 |
1.1 |
1.5 |
2 |
表2
滾筒直徑 |
≤400 |
>400~1000 |
>1000 |
極限偏差 |
1.5 0 |
2.0 0 |
2.5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