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內蒙古扎倫特旗苜蓿農場,一款智能化玉米秸稈飼料青貯打捆機,引起了當地人們的關注和好奇,這款青貯打捆機,采用一系列自動化控制按鈕,操作的人只需輕松控制按鍵,就可以完成青飼料的打捆包膜,當地的小田說這款機器相當的神奇,
據介紹,青貯“面包草”就是將含水量較高的花生秸稈用機器 粉碎,添加一定比例的維生素、食鹽等添加劑,再密封打包,讓秸稈發酵,成為飼料。因為“面包草”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能刺激肉羊的食欲,促進消化液的分 泌和胃腸蠕動,增加消化功能。在花生收獲的8—9月季節,該公司通過為農戶免費摘花生,獲得了大量優質的花生秸稈,花生秸稈經粉碎揉絲后再送入包膜打捆 機,制成了1500余個、每個約重80公斤的青貯“面包草”,總共12萬公斤,使肉羊終年保持高水平的營養狀態和生產水平。同時為種植戶節約了人工成本近 130元/畝,種植效益提高了15%左右;養殖場飼草成本下降了20%以上,實現了雙贏。
在2013年,農業部啟動了青貯飼料專項項目“飼草青貯工藝技術及配套設施裝備的研究與示范”。開展青貯技術研發的高校與科研院所主要有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內蒙古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蘭州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河北農林科學院、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等單位,每年有大量的原料特性、收獲加工調制技術、配合應用等研發 發表,產業化成果集成,輕簡技術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