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設部在1995年頒布了《城市建筑節能實施細則》等文件,把《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列為強制性標準,同時建設部又于2年1月1日發布了第76號令《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對不符合節能標準的項目,不得批準建設。在這樣一系列的節能政策、法規、標準和強制性條文的指導下,我國住宅建設的節能工作不斷深入,節能標準不斷提高,引進開發了許多新型的節能技術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廣使用。
所以,花崗巖形成與大地構造環境的關系,實際上反映了大地構造演化某一階段與殼幔相互作用的聯系。此外,人們也認識到花崗巖是造山帶的基本組成之一,它們的成分變化除受構造環境影響以外,還受以下主要因素制約:不同的源巖成分;不同的熔融條件;基性和酸性組分之間的化學和物理反應;地殼混染;巖漿演化機理等。基于上述考慮,花崗巖成因類型及構造環境研究,仍然是當代花崗巖研究的前沿,但新一代的構造環境分類不僅要考慮源巖和經典的板塊構造動力學類型,而且應該在軟流圈或巖石圈地幔的熱輸入到地殼更寬的范圍和時間演化上去認識花崗巖形成的構造環境。
為此,很有必要了解天然石材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利于天然石材開發利用。評價花崗石質量有四個指標:裝飾性能,也就是色澤和花紋;成材性能。包括成材率和成荒率;加工性能,包括可鋸性、磨光性和拋光性;使用性能,及指物理性能指標,包括體重、抗壓強度、抗折強度、耐酸性、耐堿性、放射性、硬度和吸水率等。裝飾性能石材的裝飾性能是決定石材礦床是否有工業價值,也是衡量石材珍貴程度的主要標準,裝飾性能好的石材要給人以享受,以及較高的藝術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