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大眾對文旅產品的體驗需求越來越多元化,不少游客更加注重新鮮感、體驗感及互動性,沉浸式文旅產品應運而生。就廣西而言,市民對于“科技+文旅”的感受如何?怎樣用好新技術、新模式,讓文旅產品帶給市民更多趣味體驗?
1 、科技驅動文旅創新 沉浸式體驗受歡迎
近年來,在文化旅游與科技手段的融合碰撞中,更強調互動性與體驗感的“沉浸式”一度成為文旅熱詞。融合了5G、大數據、云計算、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等一系列高科技的沉浸式體驗,被越來越廣泛應用于文旅行業,讓游覽中的人們擁有一種置身于虛擬世界的感覺。
在廣西,科技創新也推動著文旅產業的發展,為文旅市場帶來了活力與生機,沉浸式展覽在廣西也開啟了文旅新風尚。近日,《清明上河圖》科技藝術沉浸特展、沉浸式敦煌藝術展紛紛亮相南寧,運用高科技賦能傳統藝術,讓大眾用沉浸式的方式體驗到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文化魅力,感受古今藝術思潮的奇妙碰撞。
《清明上河圖》科技藝術沉浸特展上,巨幅全息AI動態長卷生動展現了畫中明代蘇州城的生活場景,還有角色穿越、非遺體驗、文化展演、VR游戲等豐富的情景體驗項目。特展現場,游客林女士感嘆,各種古色古香的主題展區仿佛讓人真的“穿越”回古代,用手輕拍巨幅全息畫屏便能夠讓璀璨煙花綻放整個蘇州城的美好體驗令人難忘。
“此次展覽設置了60多個科技互動項目”,《清明上河圖》科技藝術沉浸特展策展人梁曉靜告訴記者:“我們以實現書畫藝術、設計、科技和創意之間的平衡為目標,用科技互動的方式重現、解讀國粹文化,創新城市文化旅游形式。”
2、 消費群體較廣 家庭出游最普遍
由于高科技的投入、場景的打造以及設施的維護等,沉浸式文旅產品的門市價格相對較高。記者觀察到,廣西沉浸式文旅產品的成人票價往往在100多元至300元不等,65周歲以上的老人以及兒童、學生等群體能夠享受的門票優惠力度相對較大。雖然門市價格較高,但新鮮奇趣的體驗還是激發了不少人的興趣。
記者走訪發現,沉浸式文旅產品的消費者主要以家庭為主,寓教于樂成為不少家庭選擇、喜愛沉浸式文旅產品的重要因素。
除了親子游,研學游在沉浸式文旅市場上也較為普遍,課本知識與創意實踐的結合,令不少學生在沉浸式游玩體驗中培養了對科學文化的興趣。
而就沉浸式展覽而言,老年人與年輕人群體都是消費主力軍。“不少老年人對古代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喜歡通過展覽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但同時他們的心態又十分年輕,喜歡在各種主題展區內打卡拍照,體驗年輕人當下熱愛的國潮風尚。相對于看展,年輕人則更喜歡體驗各種高科技游戲類項目,重在有趣好玩。”梁曉靜向記者介紹。
3、深挖本土特色 讓文旅產品更具生命力
文化可謂是沉浸式文旅產品的靈魂。記者觀察發現,沉浸式文旅產品的出現及逐漸流行,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眾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正在與日俱增。
在《清明上河圖》科技藝術沉浸特展上,記者看到,該展覽根據時令、節慶、風俗等設置了不同的主題活動,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迷人魅力。展覽還設置有漢服體驗區,游客可以穿上漢服沉浸“畫中游”,盡情感受漢服之美,領略古風之韻。
在提升體驗感,增強互動性方面,對主題樂園、主題演藝的精心打造很重要,對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亦然。業內人士指出,追求沉浸感不能浮于表面,新技術要切實從人們的體驗需求出發,抓準共情點,深耕本土文化,努力打造富有廣西特色的文旅產品,這樣才能讓沉浸式文旅產品具有更多的精神內核和傳播價值。此外,在成人票價的優惠力度上也可以適度放寬,推出更多符合游客消費需求的優惠套餐,提高游客的滿意度與回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