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O簡介:催化氧化處理技術是把廢氣加熱到280℃進行催化燃燒,使廢氣中的VOCs氧化分解成CO?和H?O,氧化產生的高溫氣體流經陶瓷蓄熱體,使之升溫“蓄熱”,并用來預熱后續進入的有機廢氣,從而節省廢氣升溫燃料消耗的廢氣處理技術。
1.采用新型陶瓷蓄熱系統,熱利用效率高;
2.低溫催化,能耗小費用低,運行穩定更安全;
3.系統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
4.停留時間長,燃燒充分;
5.自動化控制程度高、維修方便。
貴金屬催化劑(Pt、Pd和Au),具有起燃溫度低(280℃起燃),處理效率高(>95%),具有較高催化活性,同時還耐高溫、抗氧化、耐腐蝕。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度而本身又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基本沒有消耗,使用壽命長。
選用的催化劑是由負載在蜂窩陶瓷載體上的多孔金屬氧化物和活性金屬組成。
吸附濃縮是將吸附濃縮單元和熱氧化單元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方法,主要針對大風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經吸附凈化并脫附后轉換成小風量、高濃度的有機廢氣,對其進行熱氧化處理,并將有機物燃燒釋放的熱量有效利用。
吸附濃縮的主要產品:分子篩吸附濃縮、蜂窩活性炭吸附濃縮、活性炭纖維吸附濃縮;以及活性炭顆粒吸附濃縮。
按設備又可分為:床式吸附脫附濃縮和轉輪式吸附脫附濃縮。
密封系統分處理和再生兩部分,其中的廢氣成分被吸附劑所吸附,廢氣被凈化而排空,吸附劑逐漸趨向吸附飽和。同時,在再生區,高溫空氣穿過吸附劑,已吸附的廢氣被脫附并由高溫空氣帶走,從而恢復吸附劑的吸附能力,脫附的高溫氣體進入RTO/CO氧化裝置進行氧化處理。
常見的吸附質:
一、分子篩是一種人工合成沸石材料,是具有多孔骨架的水和硅鋁酸鹽結晶體,較其他吸附劑優勢明顯;
1.選擇吸附性強:分子篩孔徑整齊均一,也是離子型吸附劑,能根據分子大小及極性不同進行選擇性的吸附;
2.吸附能力強:高溫下對低濃度氣體仍有強吸附力;同等溫度工況,分子篩吸附量優于其他吸附劑如活性炭;
3.安全性高:無機硅酸鹽不燃,避免著火隱患。
蜂窩活性炭顯著特點是孔道規則,壓降小;又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易于再生;因此在大風量低濃度廢氣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活性炭
1.以煤為原料,耐水性好,強度高;
2.比表面積大,一般為600-800㎡/g,吸附容量大。
傳統蜂窩活性炭現狀
1.以活性炭粉為原料生產而成,不耐水,強度低;
2.比表面積小,一般為400㎡/g,吸附容量低。
活性碳纖維(ActivatedcarbonFiber,ACF)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由有機纖維經高溫碳化活化制備而成的一種多孔性纖維狀吸附材料.它具有比表面積大(≥1000m2/g),微孔豐富,吸附容量高,吸附脫附快,凈化效率高等優點,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和廣泛的研究,被認為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吸附材料。
優勢
1.可針對不同物質,生產不同型號的吸附材料;
2.與國內吸附材料相比,產品孔徑分布集中,吸附容量更大,運行能耗更低。
3.生產工藝先進,壽命長,強度高。
傳統現狀
1.類型單一,不能針對有機物的特點生產不同類型的材料;
2.產品孔徑分布寬,孔利用率低,吸附容量小,運行能耗高;
3.生產工藝不穩定,產品質量波動較大,強度較低。
4.顆粒活性炭(≤2nm微孔孔容≥90%),性能好
①比表面積達800㎡/g,微中孔都有分布;吸附量大;
②系統阻力小,價格相對較低;可實現真空脫附;
③生產工藝成熟,足夠的熱穩定性及化學穩定性;
④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再生性能;
⑤根據VOCs種類不同,可匹配生產類型不同或同類型但孔徑不同的吸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