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理企業申報CMMI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CMM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的縮寫形式,是美國國防部委托CMU-SEI(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協會)開發的一套標準,用以對軟件承包商的開發能力進行評估。
CMMI模型已經成為業界主要的過程管理模型,CMMI模型有兩種表示方式,連續表示模型和分級表示模型。其中分級表示模型依次劃分為五個等級(初始級、可重復級、已定義級、已管理級、優化級),標志著軟件企業能力成熟度的五個層次。級別越高,表示軟件組織的成熟能力也越高,CMMI5是目前世界軟件界對能力成熟度要求最高、申請難度最大、級別最高的評估,通過CMMI5級評估標志著本公司的質量管理和過程改進已躋身于全球軟件業的頂尖水平。
從申請CMMI認證到評估完成,往往要經歷1年左右的時間
企業實施CMMI的好處:
1,適合軟件相關項目開發模式
2,實現資源的優化組合
3,增強項目過程透明度和過程的控制力度
4,提高客戶滿意度
5,當地政府獎勵
1.強調高層管理者的支持。過程改進往往也是由高層管理者認識和提出的,大力度的、一致的支持是過程改進的關鍵。
2.仔細確定改進目標,首先應該對給定時間內的所能完成的改進目標進行正確的估計和定義并制定計劃。選擇能夠達到的目標和能夠看到對組織的效益。
3.選擇最佳實踐,應該基于組織現有的軟件活動和過程財富,參考其他標準模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得到新的實踐活動模型。
4.過程改進要與組織的商務目標一致,與發展戰略緊密結合。
1.為提高組織過程和管理產品開發、發布和維護能力的提供保障。
2.幫助組客觀織評價自身能力成熟度和過程域能力,為過程改進建立優先級以及執行過程改進。
軟件過程能力成熟度的五個等級的關鍵特征是:
1.初始級。企業的項目開發過程始終處于黑盒狀態,項目經常失控,對于關鍵開發人員的依賴性極大,項目組也始終處于一種救火式的狀態。成功來源于個人英雄主義而非機構行為,因此它不可重復,更換人員后成功便難以維持。
2.管理級。明確了基本的項目管理和控制;對特定的項目,建立了管理該項目的策略,以及實現這些策略的過程;新項目的計劃和管理,基于類似項目經驗;過程能力主要通過管理單個項目的過程,來得到提高和增強;不同的項目可有不同的軟件過程。
3.已定義級。軟件過程已被提升成標準化過程,從而更加具有穩定性、重復性和可控性;工程活動和管理活動,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軟件工程組(SEPG)專門負責訂立機構的標準軟件過程;標準的軟件過程結合具體項目的特點,經過裁剪形成項目的過程;時間、成本和實現功能均可跟蹤和控制,產品的質量得到保證。企業由項目組級管理機制轉向組織級管理機制,組織內的每一個項目組都遵循組織級開發過程進行開發工作。
4.量化管理級。定量、可預測、異常控制和高質量;軟件的過程和產品,有定量的質量指標;產品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具有可預測性。
5.優化管理級。機構集中于持續的過程改進。
CMMI模型的表示法
在CMMI中,每一種CMMI學科模型都有兩種表示法:階段式表示法和連續式表示法。
不同表示法的模型具有不同的結構。連續式表示法強調的是單個過程域的能力,從過程域的角度考察基線和度量結果的改善,其關鍵術語是“能力”;而階段式表示法強調的是組織的成熟度,從過程域集合的角度考察整個組織的過程成熟度階段,其關鍵術語是“成熟度”。
(1)階段式表示法
軟件CMM是一種階段式模型,該模型經過多年的成功使用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這為選擇階段式表示法模型提供了最強有力的證據。考慮從不成熟組織向成熟組織的發展過程,階段式表示法具有兩方面優勢。
首先,階段式模型為支持組織的過程改進提供了一個過程平臺,該模型將軟件組織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描述為5級。對于著眼于改善過程成熟度的組織來說,階段式模型提供了一種明確的、行之有效的跨越式發展途徑。階段式模型中所描述的組織的五個成熟度等級中,每實現一次等級間的跨越,組織就致力于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例如,組織從成熟度等級1到成熟度等級2,主要致力于項目管理過程的改進;從成熟度等級2到成熟度等級3,主要致力于廣泛的組織級過程的改進;從成熟度等級3到成熟度等級4,主要致力于過程定量管理的過程的改進;從成熟度等級4到成熟度等級5,主要致力于技術革新和優化過程的改進。通過這種方式,階段式模型確定了組織進行過程改進的最佳次序。
其次,階段式模型可以為組織定義一個過程成熟度等級,便于進行跨組織的比較。在階段式模型中,每一個過程域都被指定歸屬到一個成熟度等級中。因此,基于階段式模型為組織所定義的成熟度等級中,過程域的預期范圍和應用將變得非常清晰。這樣,在對不同的組織進行比較時,只要對比組織所達到的不同的成熟度等級,即可知道不同組織在執行過程域方面所存在的差別。
階段式表示法存在兩方面的缺點:一是階段式表示法采用分組形式,將過程域劃分到五個等級中。在一般情況下,一個組織要到達某一個等級,必須滿足該等級及其低等級的所有過程域,因而缺乏靈活性。另外,階段式表示法的每個等級都會出現同時進行多個過程改進的情況,因而工作量大,所花費的成本也很大。
(2)連續式表示法
相比之下,連續式模型不如階段式模型常用,采用連續式模型也有如下兩方面的優勢:
首先,連續式模型為用戶進行過程改進提供了比較大的自由度。如同上面所說,階段式模型確定了組織進行過程改進的最佳次序,但同時也限定了用戶在進行過程改進時必須遵循單一的改善路徑。而連續式模型則允許用戶根據組織的業務目的來選擇過程改進活動的次序。在連續式模型中,用戶可以選擇定義組織的成熟度等級,同時還可以選擇定義更適合于自身業務環境的過程域的次序。組織可以在一個自己選擇的次序中使過程域達到給定的能力等級,而不必遵循單一的階段式模型的原則。
其次,基于連續式模型對組織的過程進行評估,其評估結果具有更好的可見性。在連續式模型中,可以為每個過程域定義多個能力等級,從而可以增強對過程改進中強項和弱點的認識。由于連續式模型是對每個個別的過程域進行單獨的評定,并給出個別過程域的能力等級特征圖,這樣更便于觀察。
連續式表示法也存在兩方面的缺點:一是由于連續式表示法沒有規定過程域應用的順序,因而組織的過程改進需要軟件過程改進專家的指導,以便確定組織需要改進的過程和改進的先后次序。另外,盡管組織應用連續式表示法進行了過程改進,但難以與其他軟件組織進行組織間過程能力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