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培訓課程:認識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聽覺和位置感受器位于內耳,所以耳朵也被稱為位置感受器。外耳和中耳也被認為是聽覺器官的附屬物。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組成。另外,外耳道皮膚上有耳毛和少量腺體,腺體和耳毛的分泌對外界污垢等異物有一定的阻滯作用。今天采耳培訓課程:認識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一、外耳
(1)耳廓:耳廓外側有一個大洞,稱為外耳道。鼓膜形狀像漏斗,可以收集外部聲波。大部分由皮膚下的彈性軟骨支撐。下部僅含有結締組織和皮下脂肪。這部分叫做耳垂。耳穴是臨床應用耳穴治療和耳針麻醉的部位,耳垂常是臨床采血的部位。
(2)外耳道:外耳道為外耳門至鼓室的曲管,長約2.5~3.5cm,皮膚由耳廓向外延伸。外耳道壁的外三分之一由軟骨組成,外耳道壁的內三分之二由骨組成。皮膚的軟骨部分有耳毛、皮脂腺和尾狀腺。
二、中耳
(1)鼓膜:半透明的膜,淺漏斗狀,向外凹,邊緣固定在骨頭上。外耳道以中耳為界。聲波通過外耳道會引起鼓膜振動。
(2)鼓室:鼓室是鼓膜和內耳之間的一個小的氣體室,體積約1立方厘米。中耳的主要部位是鼓室。有三個小的聽覺骨骼:錘骨,砧骨和鐙骨。三個聽骨通過韌帶和關節連接,形成聽骨鏈。鼓膜的振動可通過聽骨鏈傳到橢圓窗,引起內耳淋巴管振動。
鼓室頂部的一塊薄骨板將鼓室與顱腔分離。某種類型的中耳炎會腐蝕,破壞這個薄骨板,侵入大腦內部,引起腦膿腫、腦膜炎。所以患中耳炎要及時治療,不能粗心大意。鼓室內氣壓高,鼓膜向外突出;鼓室內氣壓低,鼓膜向內下垂,影響鼓室的正常振動和聲波的傳導。
(3)咽鼓管:鼓室有一小管——耳咽管,從鼓室下方進入鼻咽部。它是一種長而薄的扁管,長約3.5~4厘米。鼻咽附近的開口通常是關閉的,只有在吞咽或打哈欠時才會打開。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將鼓膜內的空氣與鼓膜外的空氣連接起來,使鼓膜內外的氣壓平衡。這樣,鼓膜就能很好地振動。人們乘飛機時,當飛機升降時,氣壓急劇降低或升高,由于咽鼓管口未打開,鼓室內的氣壓相對較高或較低,會使鼓膜凸起或向內凹陷,從而使人感到耳痛或耳塞。此時,如果您主動吞咽,咽鼓管開口,可以平衡鼓膜內外的壓力,從而減輕癥狀。
三、內耳
內耳由前庭、半規管和耳蝸組成。迷路內充滿淋巴管,前庭和半規管是參與機體平衡的位置敏感受體的位點。前庭能感覺到頭部位置的變化和直線運動時速度的變化,半規管能感覺到頭部的旋轉改變速度運動,這些感覺的刺激反映在中心后,引起一系列的反射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耳蝸是聽覺受體的所在地,與聽覺有關。那么聽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人類的聽覺不是很靈敏,但每秒可以聽到16到20000次的振動。當外部聲音從耳廓收集時,它從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鼓膜的振動頻率與聲波完全相同。聲音越大,鼓膜振動幅度越大。
以上采耳培訓課程介紹的就是認識耳朵的結構和其各自的功能,正規專業的采耳師必須對耳朵的結構非常的了解,這樣才能給顧客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
青島醒耳健康管理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青島城陽區財富中心五號樓
手機:15694485074
網址:http://www.qdcai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