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E 是來自廣州的家居零售品牌, 在上個月與名創優品因為商標之爭引發新聞,也有報道稱徐新因此從公司撤資。但在今天舉辦的一場發布會上,徐新親自站臺的行為戳破了上述傳言。創始人告訴36氪,本次發布會宣布的融資和估值在去年已敲定,新一輪融資具體情況暫時保密。
家居一直是個很受關注的大賽道,家居家裝領域市場規模在萬億元,生活家居市場在千億元量級。


NOME 的模式可以概括為瑞典設計+中國供應鏈+生活方式品牌,產品強調極致性價比和設計感。NOME 的產品分為女裝、男裝、服飾配件、數碼零件、休閑食品、彩妝護理等九個品類,一共 3000 多 SKU。已經在廣州、深圳開設 50 家門店,店的月營收在 150萬元到 350 萬元之間。從供應鏈整合能力、拓店能力以及單店營收能力上講,作為新品牌可以說非常優秀了。


在發布會現場,徐新稱很看好NOME的生意模式,有“國外的設計、中國供應鏈的優勢以及新零售的犀利”。徐新在發布會上還提到,新零售要有三控:控貨、控店、控心智。控貨指要有自有品牌和自有設計,直接打到供應鏈;控店指門店需要直營或者加盟直營化管理;控心智指店開得到處都是,有 20% 的人口覆蓋。
36氪曾在本輪融資消息透露前采訪 NOME 創始人陳浩,以下來自采訪以及36氪對 NOME 的觀察和體驗:零售基因


NOME 是個典型的渠道品牌,更準確說,是產品渠道一體化品牌。這類品牌的典型代表是大家熟悉的宜家、MUJI、NITORI。和 HAY、造作、InYard 等以產品為導向的品牌相比,渠道品牌有兩個顯著特點:
首先,產品只在自己渠道銷售,不強調單個產品的個性和設計感,強調的是整個產品集群和門店環境一體化風格。消費者在店里的體驗是一種整體的、場景化的生活方式。
其次,渠道品牌風格通常更大眾,面向人群更廣,供應鏈整合規模也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