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石榴石濾料)生產廠家知識(安康金剛砂)
碳化硅至少有70種結晶型態。α-碳化硅為常見的一種同質異晶物,在高于2000 °C高溫下形成,具有六角晶系結晶構造(似纖維鋅礦)。β-碳化硅,立方晶系結構,與鉆石相似,則在低于2000 °C生成,結構如頁面附圖所示。雖然在異相觸媒擔體的應用上,因其具有比α型態更高之單位表面積而引人注目,而另一種碳化硅,μ-碳化硅為穩定,且碰撞時有較為悅耳的聲音,但直至今日,這兩種型態尚未有商業上之應用。
因其3.2g/cm3的比重及較高的升華溫度(約2700 °C) [1] ,碳化硅很適合做為軸承或高溫爐之原料物件。在任何已能達到的壓力下,它都不會熔化,且具有相當低的化學活性。由于其高熱導性、高崩潰電場強度及高電流密度,在半導體高功率元件的應用上,不少人試著用它來取代硅[1]。此外,它與微波輻射有很強的耦合作用,并其所有之高升華點,使其可實際應用于加熱金屬。
純碳化硅為無色,而工業生產之棕至黑色系由于含鐵之不純物。晶體上彩虹般的光澤則是因為其表面產生之二氧化硅保護層所致。
物質結構
純碳化硅是無色透明的晶體。工業碳化硅因所含雜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同,而呈淺黃、綠、藍乃至黑色,透明度隨其純度不同而異。
碳化硅晶體結構分為六方或菱面體的 α-SiC和立方體的β-SiC(稱立方碳化硅)。α-SiC由于其晶體結構中碳和硅原子的堆垛序列不同而構成許多不同變體,已發現70余種。β-SiC于2100℃以上時轉變為α-SiC。碳化硅的工業制法是用優質石英砂和石油焦在電阻爐內煉制。煉得的碳化硅塊,經破碎、酸堿洗、磁選和篩分或水選而制成各種粒度的產品。
制作工藝
由于天然含量甚少,碳化硅主要多為人造。常見的方法是將石英砂與焦炭混合,利用其中的二氧化硅和石油焦,加入食鹽和木屑,置入電爐中,加熱到2000°C左右高溫,經過各種化學工藝流程后得到碳化硅微粉。
碳化硅(SiC)因其很大的硬度而成為一種重要的磨料,但其應用范圍卻超過一般的磨料。例如,它所具有的耐高溫性、導熱性而成為隧道窯或梭式窯的窯具材料之一,它所具有的導電性使其成為一種重要的電加熱元件等。制備SiC制品首先要制備SiC冶煉塊[或稱:SiC顆粒料,因含有C且超硬,因此SiC顆粒料曾被稱為:金剛砂。但要注意:它與天然金剛砂(也稱:石榴子石)的成分不同。在工業生產中,SiC冶煉塊通常以石英、石油焦等為原料,輔助回收料、乏料,經過粉磨等工序調配成為配比合理與粒度合適的爐料(為了調節爐料的透氣性需要加入適量的木屑,制備綠碳化硅時還要添加適量食鹽)經高溫制備而成。高溫制備SiC冶煉塊的熱工設備是專用的碳化硅電爐,其結構由爐底、內面鑲有電極的端墻、可卸式側墻、爐心體(全稱為:電爐中心的通電發熱體,一般用石墨粉或石油焦炭按一定的形狀與尺寸安裝在爐料中心,一般為圓形或矩形。其兩端與電極相連)等組成。該電爐所用的燒成方法俗稱:埋粉燒成。它一通電即為加熱開始,爐心體溫度約2500℃,甚至更高(2600~2700℃),爐料達到1450℃時開始合成SiC(但SiC主要是在≥1800℃時形成),且放出co。然而,≥2600℃時SiC會分解,但分解出的si又會與爐料中的C生成SiC。每組電爐配備一組變壓器,但生產時只對單一電爐供電,以便根據電負荷特性調節電壓來基本上保持恒功率,大功率電爐要加熱約24 h,停電后生成SiC的反應基本結束,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卻就可以拆除側墻,然后逐步取出爐料。

均相光催化降解主要以Fe2+或Fe3+及H2O2為介質,通過光助-芬頓(photo-Fenton)反應使污染物得到降解,此類反應能直接利用可見光;多相光催化降解就是在污染體系中投加一定量的光敏半導體材料,同時結合一定能量的光輻射,使光敏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激發產生電子空穴對,吸附在半導體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與電子空穴作用,產生OH等氧化性極強的自由基,再通過與污染物之間的羥基加合、取代、電子轉移等使污染物全部或接近全部礦質化,終生成COH2O及其它離子如NO3-、PO43-、S42-、Cl-等。
數據處理近年來,國外水質(特別是營養物)評價、水生生物學評價和水狀況評價多采用箱線圖。測結果與討論2.1各斷面浮游植物的種群特征26年5月,淮河主要斷面的浮游植物數量和生物量差異很大,佛子嶺水庫(壩上)斷面數量高達33.15萬個/L,生物量為6.41mg/L,遠高于其他斷面。佛子嶺水庫壩下浮游植物數量僅次于佛子嶺水庫壩上,為128.49萬個/L。潁上閘上、蚌埠閘上和下浮游植物的數量分別為14.79萬個/L、1.37萬個/L和1.2萬個/L,淠河(六安斷面)浮游植物的數量少,僅有.49萬個/L,生物量為.1mg/L。
已有數據顯示,美國石化行業VOCs排放量可占到原油加工量的.1%~.2%,其中涉及到設備管線組件泄漏檢測與修復(LD:R)的VOCs泄漏排放可占到煉油企業VOCs總泄漏量的4%~6%。可見,采用LD:R技術管控好石化行業的VOCs排放意義重大,尤其是在我國近年來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天氣日益增多的大環境下,對石化行業VOCs排放進行管控已經迫在眉睫。我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十二五規劃》中早提出開展重點行業治理,完善VOCs污染體系,并啟動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十二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其中工業VOCs治理項目涉及全國各地共3個VOCs治理項目;天津市發布了我國個VOCs綜合排放標準(《天津市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DB12/524214)),彌補了國內地方VOCs治理無法可依的空白;1月我國下發地方12個省、直轄市財政廳,對《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征求意見,按照該試點辦法,對VOCs排放收費高達1~3萬元/tVOCs;2月,繼環保部發布了相關VOCs排放量計算方法之后,上海市則公布了包括石化行業在內的5個行業VOCs排放量計算方法(試行),該計算方法(試行)中針對泄漏元件導致的VOCs排放量,采用基于泄漏元件單個泄濃度(單位為ppm,1ppm=1-6)的一整套計算公式獲取單個泄VOCs排放量(單位為t),并終加和所有泄排放量獲取石化行業總體VOCs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