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金剛砂)生產廠家論壇(云浮金剛砂)

金剛砂又名碳化硅(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產綠色碳化硅時需要加食鹽)等原料通過電阻爐高溫冶煉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見的礦物,莫桑石。 碳化硅又稱碳硅石。在當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術耐火原料中,碳化硅為應用廣泛、經濟的一種,可以稱為金鋼砂或耐火砂。 目前工業生產的碳化硅分為黑色碳化硅和綠色碳化硅兩種,均為六方晶體,比重為3.20~3.25,顯微硬度為2840~3320kg/mm2。
中文名 碳化硅 英文名 SILICON CARBIDE 別 稱 硅化碳; 一碳化硅 [1] 化學式 SiC 分子量 40.1 CAS登錄號 409-21-2 EINECS登錄號 206-991-8 熔 點 2700 °C(升華) 水溶性 不溶 密 度 3.2g/cm3 外 觀 黃色至綠色,至藍色至黑色晶體,取決于其純度。 應 用 用于磨料、耐磨劑、磨具、高級耐火材料,精細陶瓷。 危險性符號 Xi 危險性描述 36/37/38 [2]
目錄
1 發展歷史
2 物質品種
3 理化性質
物質特性
物質結構
4 制作工藝
5 產能及需求
? 產能情況
? 市場需求
6 產地
7 品質規格
8 制品
9 應用領域
磨料磨具
化工
“三耐”材料
有色金屬
鋼鐵
冶金選礦
建材陶瓷砂輪工業
節能
珠寶
發展歷史
碳化硅是由美國人艾奇遜在1891年電熔金剛石實驗時,在實驗室偶然發現的一種碳化物,當時誤認為是金剛石的混合體,故取名金剛砂,1893年艾奇遜研究出來了工業冶煉碳化硅的方法,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艾奇遜爐,一直沿用至今,以碳質材料為爐芯體的電阻爐,通電加熱石英SIO2和碳的混合物生成碳化硅。
關于碳化硅的幾個事件
1905年 次在隕石中發現碳化硅。
1907年 只碳化硅晶體發光二極管誕生。
1955年 理論和技術上重大突破,LELY提出生長高品質碳化概念,從此將SiC作為重要的電子材料。
1958年 在波士頓召開次世界碳化硅會議進行學術交流。
1978年 六、七十年代碳化硅主要由前進行研究。到1978年采用“LELY改進技術”的晶粒提純生長方法。
1987年~至今以CREE的研究成果建立碳化硅生產線,供應商開始提供商品化的碳化硅基。
物質品種
碳化硅有黑碳化硅和綠碳化硅兩個常用的基本品種,都屬α-SiC。①黑碳化硅含SiC約95%,其韌性高于綠碳化硅,大多用于加工抗張強度低的材料,如玻璃、陶瓷、石材、耐火材料、鑄鐵和有色金屬等。②綠碳化硅含SiC約97%以上,自銳性好,大多用于加工硬質合金、鈦合金和光學玻璃,也用于珩磨汽缸套和精磨高速鋼刀具。此外還有立方碳化硅,它是以特殊工藝制取的黃綠色晶體,用以制作的磨具適于軸承的超精加工,可使表面粗糙度從Ra32~0.16微米一次加工到Ra0.04~0.02微米。 [4]
理化性質
物質特性
碳化硅由于化學性能穩定、導熱系數高、熱膨脹系數小、耐磨性能好,除作磨料用外,還有很多其他用途,例如:以特殊工藝把碳化硅粉末涂布于水輪機葉輪或汽缸體的內壁,可提高其耐磨性而延長使用壽命1~2倍;用以制成的高級耐火材料,耐熱震、體積小、重量輕而強度高,節能效果好。低品級碳化硅(含SiC約85%)是極好的脫氧劑,用它可加快煉鋼速度,并便于控制化學成分,提高鋼的質量。此外,碳化硅還大量用于制作電熱元件硅碳棒。
碳化硅的硬度很大,莫氏硬度為9.5級,僅次于世界上硬的金剛石(10級),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能,是一種半導體,高溫時能抗氧化。
(云浮金剛砂)生產廠家論壇(云浮金剛砂)關鍵技術或設計特征合理的溶解氧分區,保證濕地內微生物處理效率;應對低碳氮比進水的生物脫氮技術;低溫地區復合式人工濕地設計及運行控制技術;模塊化設計,能夠適應不同水量和地形條件的要求;豎向折流濕地進行了防堵設計,保障了濕地長效穩定運行。典型規模該復合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的典型處理規模為3m3/d以下的鎮鄉和村莊污水處理,但也可以應用于中等規模的城鎮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推廣情況該復合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已經在四川省瀘沽湖母支污水廠、重慶武隆仙女山新區,九龍坡區白市驛鎮、白市驛農業園區,江津夏壩鎮、賈嗣鎮,彭水縣潤溪鄉、龍塘鄉,長壽區葛蘭鎮、云集鎮等多個鎮鄉和重點村的污水處理工程中成功應用。
(云浮金剛砂)生產廠家論壇(云浮金剛砂)
源頭和過程控制在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行業,鼓勵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技術,提高原油的轉化和利用效率。對于設備與管線組件、工藝排氣、廢氣燃燒塔(火炬)、廢水處理等過程產生的含VOCs廢氣污染技術措施包括:1.對泵、壓縮機、閥門、法蘭等易發生泄漏的設備與管線組件,制定泄漏檢測與修復(LD:R)計劃,定期檢測、及時修復,防止或減少跑、冒、滴、漏現象;對生產裝置排放的含VOCs工藝排氣宜優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經處理后達標排放;應急情況下的泄放氣可導入燃燒塔(火炬),經過充分燃燒后排放;廢水收集和處理過程產生的含VOCs廢氣經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