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箱自潔消毒器LBXD是利用微電解電化學反應的原理,使水中溶解的氯離子、水分子產生強氧化性物質,以達到對水體凈化、消毒,殺菌、滅藻的功效。設備由循環泵、釋能器(微電解槽)、控制器及能量傳輸電纜三部分組成,按安裝位置可分為外置式和內置式。
消毒原理
通過循環微電解水中物質(二氧化氯(CIO2),臭氧(O3),活性氧(O)、分子氯(Cl2)等)產生氧化物質殺滅飲水中的細菌;
當水停留時間較長時可在水中產生一定濃度的氧化物質,持續消毒(相當于余氯的作用)。
使用要點
水箱自潔消毒器應根據二次供水箱(池)容積和形狀選擇單臺或多臺均勻布置(考慮單臺消毒器的保護半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處理量和安裝方式。
安裝方法
1、將能量控制器安裝在干燥通風處、有防雨、防水措施。
2、將控制電纜接入能量控制器
3、使水位超過釋能循環環器,并于指定時間接通220V主電源使水箱自潔消毒器開始工作
4、須清理維護水箱、水池時,先切斷設備主電源,再使用時仍按指定時間按通電源
二、外置式水箱自潔消毒器安裝方法外置型水箱自潔消毒器放于水箱外部,并保證循環處理器水泵中心線低于水箱工作最低水位。連接本產品進出水管。
1、水箱自潔消毒器安裝處應干燥通風處并有防雨、防水措施。
2、使水位超過釋能循環器水泵中心線,接通220V主電源使設備開始工作。
3、須清理維護水箱、水池時,先切斷設備主電源。再使用時仍按指定時間接通電源。
執行標準
1)、產品標準
水箱自潔消毒器現已通過國家衛生部門組織的鑒定,按企業標準生產。
《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GB 17051-1997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93.1-2007
2)、工程標準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2003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2-2002
3)、相關標準圖
02SS104《二次供水消毒設備選用與安裝》
水箱自潔消毒器內置式和外置式怎么選 水箱自潔消毒器是針對水箱及水池普遍存在的菌藻滋生、水質二次污染嚴重等問題,引進俄羅斯科學院電物理及電能研究所學者的凈水技術研究成果,自行開發的新一代水處理設備。水箱自潔消毒器內置式和外置式怎么選該設備采用微電解物理消毒法可使不流動的水不易被細菌污染,流動的水能長期防止被細菌污染。具有機電一體化設計、純物理法處理、無需添加化學藥劑、使用方便、維護簡單等諸多優點。
水箱自潔消毒器內置式和外置式怎么選工作原理 水箱自潔消毒器采用微電解物理消毒法對水體進行消毒。能量控制器采用循環脈沖放電控制循環釋能器向水中釋放能量,其原理在于經過水箱自潔消毒器處理后,水中細菌和藻類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生存條件喪失而死亡。任何一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生物場。電荷在生物體內的分布個運動,受到生物體外環境電場變化的影響,從而影響機體的生命運動。地球上的微生物一般只能適應并生存于地球表面的電場強度(130V/m)中,改變電場強度,可改變或影響細菌和藻類的生物代謝,如基因表達程序、酶活性等,使細菌和藻類生存環境惡化,達到殺滅細菌和藻類的目的。細菌膜有許多通道。通過這些過道,細菌得以成長。水箱自潔消毒器內置式和外置式怎么選這些通道是由單個分子復合體組成,能夠讓離子通過。離子通道的調節影響細菌的生命。含菌液體流過強電場,致使瞬間變化電流通過液體,在導電通路上的細胞被高速運動的電子沖擊致死,達到滅菌的目的。同時由于微電解原理,通過電化學反應,使水中溶解的氯離子、水分子產生以下強氧化性物質:次氯酸,二氧化氯(CIO2),臭氧(O3),活性氧(O)、分子氯(Cl2)等。上述氧化性物質通過擴散和循環對水箱、水池中的所有水及水箱、水池內壁進行處理,破壞水中及水箱、水池內壁的細菌、藻類微生物細胞,達到消毒、滅藻、仰菌的效果。
水箱自潔消毒器內置式和外置式怎么選結構功能: 水箱自潔消毒器由兩部分組成:循環釋能器和能量控制器。能量控制器采用先進的微電腦技術控制使循環釋能器工作始終保持狀態。循環釋能器由循環水泵、釋能器、吸水管、布水器(出水管)等組成,N(內置)型放置在水箱、水池底部中間,所附控制電纜與能量控制器相連,安裝時不需破壞水箱、水池和原有管路。W(外置)型放置在水箱、水池外部,通過管道與水箱、水池上的預留管連接。水箱自潔消毒器根據客戶的需要,也可采用紫外線消毒法和臭氧消毒法對水質消毒。S1型—微電解消毒法;S2型—紫外線消毒法;S3型—臭氧消毒法。為便于用戶安裝使用及設計部門的設計選型,本產品設計有內置式和外置式兩大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