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為了克服亞硝酸對厭氧氨氧化的作用,以及提高:NIT:TMMox在不同運行條件下的表現,有研究人員提出了復合固定膜活性污泥IF:S工藝,它結合了懸浮基質和生物膜,因此被認為可能提高底物的物質傳遞效率。污泥消化液實驗結果表明,一段式IF:S工藝的脫氮能力是一段式MBBR的4倍。實驗團隊的一個解釋是:在IF:S系統里,亞硝酸的濃度足夠高使其能擴散到生物膜的深層的厭氧氨氧化菌,因為絮體里的物質傳遞限制沒有生物膜明顯,后者厚度和密度都更高。
微孔曝氣器基本構造及材質
1.曝氣器膜片:三元乙丙膠(100%采用德國拜耳公司),橡膠膜片表面要求光潔、平整、無雜質、無氣泡和裂紋。原料主要采用進口合成橡膠外加特殊配料,通過科學配方經過注塑機一次成型。它具有耐腐蝕性強,強度高、且耐溫度等優點,食用壽命可達5-6年以上。氣材料符合城鎮建設行業標準。
2.曝氣器底座、螺旋壓蓋、導流筋、布氣管道、連接法蘭、彎頭、排污裝置、固定主管調節支架等均采用ABS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具有高強度、承受壓力高、抗沖擊性好、食用溫度為-30+100℃、能抗紫外線照射,且有耐酸、堿和化學腐蝕等特點。
3.連接螺栓、膨脹螺栓為不銹鋼。
檢驗和飾演均參照CJ/T3015.1~2-93、CJ/T3015。4-1996行業標準規定的要求進行。
如果完成試運行檢查后沒有立即投入正常運行,則需將水位至少提高到淹沒曝氣器1米以防止紫外線和可能出現的極冷與及熱的天氣溫度到橡膠膜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間隔時間較長的情況下考慮到池內水分的蒸發,應及時補充清水。曝氣器每天應以標準的空氣量曝氣至少十分鐘。
在氣溫低于0℃時,池內水位大約為1.5-2米以防曝氣器被冷凍,溫度越低,池內水位應越高。



分析了餐廚垃圾中的含油污水分離技術的現狀,并根據主要特點將其分為物理分離、化學分離、物理化學分離和生物化學分離。研究了這4種分離技術的原理和優缺點,并展望了發展趨勢。在餐廚垃圾中的含油污水(以下簡稱餐飲廢水)中,油脂的成分和存在形式復雜,一般以懸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含油固體等主要形式存在,其中難處理的是高濃度呈乳化狀的油脂。目前除油技術可以歸納為4大類:物理分離(如重力分離技術、過濾分離技術、粗粒化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等)、化學分離(如絮凝沉淀分離技術、電解分離技術、酸化分離技術等)、物理化學分離(如浮選分離技術、吸附分離技術、磁吸附分離技術等)和生物化學分離(如活性污泥分離技術、生物膜分離技術等)。理分離1.1重力分離技術重力分離技術,作為物理除油技術中簡單且運用廣泛的一種方法,是利用油脂與水的密度差及互不相溶性來實現油珠、懸浮物與水的分層與分離。重力分離技術常用的設備是隔油池,包括平流隔油池(:PI)、斜板隔油池(PPI)、波紋斜板隔油池(CPI)等類型。離心分離技術是利用兩相的密度差,通過高速旋轉產生不同的離心力,使輕組分油和重組分水分布在旋轉器壁面和中心,終實現較為的油水分離。
111112222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