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全球范圍內對環境保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水全的日益重視,為滿足世界各國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要求和不斷發展的水處理工業市場的需求,作為獲取水質信息的源頭技術,在線水質分析儀器及其應用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同時,計算機科學、分析學、材料科學等相關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為在線水質分析儀器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國際水協會(IWA)的前身國際水污染研究協會(IAWPR)自1973年就開始了組織主題為ICA(Instrumentation-儀表,Control-控制and Automation-自動)的專題會議,專門推廣和研究水處理領域的在線水質分析儀器及過程控制的應用。
隨著中國環境保護事業和環保市場的持續發展,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7月印發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提出例如“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信息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使生態環境監測能力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的目標,方案還要求“完善重點排污單位污染排放自動監測與異常報機制,提高污染物超標排放、在線監測設備運行和重要核設施流出物異常等信息追蹤、捕獲與報能力以及企業排污狀況智能監控水平”。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十條中還明確規定了應稅污染物的計算方法,“納稅人裝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計算”,通過法律條文的形式進一步確定了在線分析儀器的地位。
另外,和所有儀器產品一樣,在線水質分析儀器中執行數據處理與通訊功能的硬件與軟件都采用了電子工業的最新技術。相對于最初的模擬電路,由于數字電路設計要比模擬電路相對簡單、自動程度高,對設計人員的經驗水平要求也稍低,數字電路技術的采用和普及,使得儀器設計和批量生產的成本得以大幅下降,儀器的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的在線水質分析儀器的控制器普遍具有了自動運算、統計、圖形顯示、趨勢分析等數據處理功能;同時,儀器一般具有自動診斷、故障報功能,方便儀器運行及維護人員及時發現和解決儀器的問題;儀器生產商采用通用控制器也已經成為共識,同一種型號的控制器可以同數十種傳感器連接,由此給儀器生產企業和使用者兩方面都帶來了好處:儀器制造廠家可以實現控制器的大批量生產,取得規模效益;同時通用控制器降低了儀器技術的復雜程度,也降低了儀器生產廠家的成本;帶給在線分析儀器使用者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水處理生產正常運行的同時,可以減少水質分析儀器零備件的庫存壓力;通用控制器也讓操作者減少了學習的時間,可以更快更熟練的掌握儀器的使用及維護,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新型的數字傳感器可以被通用控制器自動識別,具有“即插即用”功能,極大的減輕了裝維護人員的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