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貯飼料因基本保持了青綠多汁飼料的營養,并改善了適口性,被畜牧業生產中廣泛應用,成為調節青綠飼料季節性余缺,提高飼用價值的重要措施。
秸稈青貯工藝為將秸稈揉碎、對揉碎的秸稈進行打捆、經PE牧草膜包裹后進行貯存發酵,以上工序分別由揉搓機、青儲打捆包膜機完成,圣泰牌青貯打捆包膜一體機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機器的自動化程度,使用時無需人工轉移物料,打好捆后自動包膜,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有利于飼料青貯加工企業的規模性發展。
圣泰牌青貯機適用于玉米秸稈、紫花苜蓿、甘蔗尾葉、地瓜藤、蘆葦、豆秧、沙打旺的青貯,對干的秸稈經過加水,菌包裝后可以微貯,有很高的商品價值,使農作物的廢棄變廢為寶,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彌補了畜牧業飼草料來源不足且質量低下的的缺陷,并降低了喂養的成本,提高了肉或奶的產量及質量,使牧草業走上了商品化。
青貯可以減少營養成分的損失,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曬制干草養分損失20%-30%,有時多達40%以上,而青貯后養分僅損失3%-10%,尤其能夠有效地保存維生素。另外,通過青貯,還可以消滅原料攜帶的很多寄生蟲(如玉米螟、鉆心蟲)及有害菌群。據測定,在相同單位面積耕地上,所產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的營養價值比所產的玉米籽粒加干玉米秸稈的營養價值高出30%~50%。
秸稈青貯流程介紹
一、揉搓
揉搓后的秸稈便于打捆青貯,提高發酵分解粗纖維效率,增加營養成分,提高適口性;用圣泰牌RC-800秸稈青貯揉絲機將收集來的原料進行揉搓,它通過秸稈的壓扁、縱切、擠絲、揉碎,破壞了秸稈表面硬質莖節,把牲畜不能直接采食的秸稈加工成絲狀適口性好的飼草,而又不損失其營養成分,便于牲畜的消化吸收,揉搓后的秸稈牛、羊采食率達100%。
二、打捆、包膜
將揉搓好的飼草快速、勻速、均勻地送入打捆機的工作倉內,進行壓縮。每梱重量達到80公斤左右時,信號勻速轉動,信號燈會不停的閃爍,這時即可扳動繞線離合手柄并同時少量送料,機器開始往復繞線捆扎,繞線機構自動完成捆扎過程。當捆扎完畢,線繩被切斷后,方可啟動開倉手柄,開倉出捆。這時打捆工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