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中,“吸聲”和“隔聲”作為完全不同的概念,常常被混淆了。玻璃棉條、巖礦棉一類具有良好吸聲性能但隔聲性能很差的材料被誤稱為 “隔音材料”,早些時候,一些以植物纖維為原料制成的吸聲板被命名為“隔音板”并用以解決建筑物的隔聲問題。這不僅會造成使用材料的認識不清,還會在材料被浪費的同時收獲不到預期的使用效果。因此,為了合理使用材料、提高建筑物噪聲控制效果,對“吸聲”和“隔聲”這兩個概念有進一步了解和明確的必要。
吸聲材料著眼于聲源一側反射聲能的大小,目標是反射聲能要小。
吸音棉是一種人造無機纖維。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礦石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純堿、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狀態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狀細纖維,纖維和纖維之間為立體交叉,互相纏繞在一起,呈現出許多細小的間隙

吸聲材料對入射聲能的衰減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幾,因此,其吸聲能力即吸聲系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比如玻璃棉條這種材料的材質是多孔、疏松和透氣的,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聲材料。隔聲材料著眼于入射聲源另一側的透射聲能的大小,目標是透射聲能要小。而隔聲材料可使透射聲能衰減到入射聲能的或更小,為方便表達,其隔聲量用分貝的計量方法表示。對于隔聲材料,要減弱透射聲能,阻擋聲音的傳播,而玻璃棉條的自身結構顯然不能夠發揮出這種效果。

好的吸音隔音材料,比如我們的目的主要是隔音,那么說白了就是要把噪音“消掉”。比如“梯度吸音棉”,它是一種層壓階梯密度的多孔材料,里邊的孔是有連通性的,聲音進去之后與材料孔壁發生摩擦,能量轉化,最終達到衰減聲能的目的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