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砂法:
灌砂法本試驗合用于現場測定細粒土、砂類土、和礫類土的密度。試樣最大粒徑一般不得超過15mm。測定密度層的厚度為150mm—200mm。(尺度方法,但不合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壓實度檢測)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徑0.30~0.60mm或0.25~0.50mm清潔干凈的平均砂,從一定高度自由著落到試洞內,按其單位重不變的原理來丈量試洞的容積(即用尺度砂來置換試洞中的集料),并結合集料的含水量來推算出試樣的實測干密度。
灌砂法同樣合用于現場檢定粗粒土的密度。
二、儀器設備:
1.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 mm、尾部有孔徑為13 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間用螺紋接頭聯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2.天平:稱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尺度砂密度的測定:
1.尺度砂應清洗潔凈,粒徑宜選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2 。
2.組裝容砂瓶與灌砂漏斗,螺紋聯接處應旋緊,稱其重量。
3.將密度測定器直立,灌砂漏斗口向上,關閥門,向灌砂漏斗中注滿尺度砂,打開閥門使灌砂漏斗內額尺度砂漏入容砂瓶內,繼承向漏斗內注砂漏入瓶內,當砂休止活動時迅速封閉閥門,倒掉漏斗內多余的砂,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尺度砂的總質量,正確至5 g。試驗中應避免震驚。
4.倒出容砂瓶內的尺度砂,通過漏斗向容砂瓶內灌水至水面高出閥門,關閥門,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稱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種質量,正確到5 g,并測定水溫,正確到0.5℃,重復測定3次,3次測值之間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測值的均勻值.
5.容砂瓶的容積(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不同水溫時的密度(PWR)。
6.尺度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尺度砂的總質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 ÷ 容砂瓶的容積(VR)。
三、操縱步驟
1.按注水法試驗中挖坑的步驟依據尺寸挖好試坑,稱試樣質量,測定試樣的含水率,
2.向容砂瓶內注滿砂,關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砂的總質量,正確至10 g。
3.密度測定器顛倒于挖好的空口上,打開閥門,使砂注入試坑。在注砂過程中不應震驚。當砂注滿試坑時封閉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總質量,正確至10 g,并計算注滿試坑所用的尺度砂質量,
4.試樣的密度(ρо)=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注滿試坑所用尺度砂的質量(MS)÷尺度砂的密度(PS))。
5.試樣的干密度(ρd)={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1+0.01ω)}/(注滿試坑所用尺度砂的質量(MS)÷尺度砂的密度(PS))。注:ω—試樣含水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