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工中各種的問題都會影響產品的效果:當高強無收縮灌漿料中在摻灰煤灰同時又摻礦粉時,早期收縮隨礦粉產量的提高而增大。/p> 四、施工工藝
1. 基礎處理
(1) 混凝土基面必須干凈、堅固、無油脂或任何松散材料。如果混凝土表面有缺陷或者存在浮漿層,則必須用適當的機械方法將其清除,直至露出堅固的表面。
(2)螺栓孔中的雜物、塵土或碎片必須吹干凈。
(3)按施工圖支設模板,接縫封堵嚴密,應保證灌漿材料不泄露。
(4)與灌漿料接觸的機械設備或鋼結構部位必須清潔、無油脂或鐵銹。
(5)在灌漿前,用清水將處理好的基面預先濕潤。在開始灌漿前,立即將表面明水清除。特別注意要將螺栓孔中的水吹凈。
2.確定灌漿方式
根據設備機座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灌漿方式,由于灌漿料具有很好的流動性能,一般情況下,用'自重法灌漿'即可,即將漿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漿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個灌注空間;若灌注面積很大、結構特別復雜或空間很小而距離很遠時,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漿'或'壓力法灌漿'進行灌漿,以確保漿料能充分填充各個角落。
3.支 模
根據確定的灌漿方式和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定位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須支設嚴密、穩固,以防松動、漏漿。
4.攪 拌
(1)按照材料用量估算表根據施工體積計算出粉料用量,根據水料比計算水(飲用水)的重量,稱量誤差應小于1%。
(2)使用攪拌機攪拌時,將稱量好的水置于攪拌機內,緩慢地加入灌漿料。
(3)用電動攪拌器攪拌時,將稱量好的水置于攪拌桶內,開動電動攪拌器,徐徐加入灌漿料。
(4)無論是攪拌機攪拌還是電動攪拌器攪拌,都必須保證連續攪拌5分鐘以確保灌漿材料達到均勻的稠度。
(5)如果灌漿厚度超過了100mm時需在灌漿料攪拌時加入干凈無泥的5-10mm級配碎石。
(6)應注意要有足夠的攪拌能力和工人以確保灌漿施工能夠連續進行。
5.灌 漿
灌漿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漿料應從一側灌入,直至另一側溢出為止,以利于排出設備機座與混凝土基礎之間的空氣,使灌漿充實,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
(2)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應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3)在灌漿過程中不宜振搗,必要時可用竹板條等進行拉動導流。
(4)每次灌漿層厚度不宜超過100mm。
(5)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的灌漿,應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以7m為宜。
(6)灌漿過程中如發現表面有泌水現象,可布撒少量灌漿料干料,吸干水份。
(7)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要剔除的部分應在灌漿層終凝前進行處理。
(8)在灌漿施工過程中直至脫模前,應避免灌漿層受到振動和碰撞,以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
(9)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應及時處理。
(10)當設備基礎灌漿量較大時,應采用機械攪拌方式,以保證灌漿施工順利進行。
6、養 護
(1)灌漿完畢后30分鐘內,應立即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并加主要產品:灌漿料系列:高性能灌漿料、高強無收縮灌漿料(CGM、TGM、CGM340、CGM380、CGM290、CGM270、CGM-1、CGM-2、C40……)早強無收縮灌漿料(H-40、H-60、HL-40……)超早強灌漿料、早強超大流動度灌漿料、支座灌漿料、橋梁支座灌漿料、灌漿料灌漿處當出現露筋時,應采取以下措施:1、檢查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如果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要求,而由于不密實或模板粘掉保護層致使鋼筋裸露的話,可洗凈裸露的鋼筋,在表面抹1:2的水泥砂漿。2、如果鋼筋保護層不足,或者由于鋼筋緊貼模板而造成局部沒有保護層的話,除了采取填實措施外,還應采取對混凝土灌漿料鋼筋進行保護的措施。鐵路支座灌漿料、設備基礎灌漿料、軌道基礎灌漿料、防凍早強灌漿料、預應力灌漿料、自流平灌漿料、環氧灌漿料、水泥基灌漿料、二次灌漿料、加固灌漿料、修補灌漿料、堵漏灌漿料、耐高溫灌漿料……特種砂漿系列:高強聚合物砂漿、防水砂漿、抹面砂漿、粘結砂漿、自流平砂漿等。蓋巖棉被等進行養護,或在灌漿層終凝后立即灑水保濕養護。
(2)冬季施工時,養護措施還應符合現行《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
(3)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養護時間和拆模時間表
日最低氣溫(℃) 拆模時間(h) 養護時間(d)
-10~0 96 14
0~5 72 10
5~15 48 7
≥15 2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