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朋友說家里買了蜂蜜,到了冬天就成了固體狀,而且凝固的部分顏色變淺了。那蜂蜜在冬天會凝固嗎?蜂蜜冬天凝固的好還是不凝固的好?
有些蜂蜜在春秋冬季氣溫較低時,會出現凝固現象,這是因為蜂蜜結晶引起的,在13℃-14℃最容易結晶。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而葡萄糖有易結晶的特性。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葡萄糖中的結晶核會慢慢增多、凝結,逐漸形成肉眼可見的固體沉淀。結晶越多,形成的固體蜂蜜越多。但是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蜂蜜的結晶也會變得很緩慢,這是因為分子間的運動變慢影響的。
蜂蜜結晶是天然蜂蜜的一種物理特性,雖然狀態改變了,但是蜂蜜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質量并沒有降低,營養價值還是一樣的。結晶的蜂蜜直接正常食用即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水喝。在溫水中結晶的蜂蜜會快速融化,不影響正常飲用。除了葡萄糖,蜂蜜結晶還和蜜源植物、蜂蜜的含水量等因素有關。不同的蜜源植物也具有不同的生物特性,從而會影響蜂蜜的狀態變化。所以蜂蜜會凝固是正常的現象,更不應將此作為判斷蜂蜜好壞的標準。
最后,田野牧蜂還要提醒,結晶和不結晶的蜂蜜在購買時都需要提高警惕。造假蜂蜜產品也可以仿造出蜂蜜的不同狀態,并且真假難辨。切不可盲目購買,避免上當受騙,蒙受經濟損失。最好購買具有權威質量檢測認證的蜂蜜產品,質量具有安全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