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些蜜友發現自己買的蜂蜜到了冬天出現了凝固的現象,卻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對此十分好奇,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冬天蜂蜜會不會凝固,為什么有的蜂蜜冬天不凝固呢?
這里消費者說的蜂蜜凝固其實也就是蜂蜜結晶,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小結晶核就會逐漸增多,然后彼此連接起來,并緩慢下降,最后形成結晶體。此外蜂蜜結晶和溫度還有一定的關系,溫度在13℃-14℃時,會加快葡萄糖小結晶核的運動,從而可以加快蜂蜜的結晶速度。在溫度較低時,蜂蜜中的葡萄糖小結晶核運動速度會變緩,由此會變得比較粘稠。因此只要是條件適宜,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蜂蜜也是會出現結晶情況的。
另外蜂蜜結晶與否還與蜂蜜中含有的葡萄糖占還原糖的比例大小有關,比例越大,越容易結晶,反之比例越小越不容易結晶。因此不同的蜜種含有的葡萄糖含量不同,結晶情況也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有些不容易結晶的蜜種在寒冷的冬天也是不容易出現結晶情況的,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最后田野牧蜂提醒大家蜂蜜結晶是一種正常的物理現象,只是在口感和外觀上有一定的改變,并不影響蜂蜜的質量。因此發現蜂蜜結晶后無需擔心質量問題,結晶后的蜂蜜還是可以繼續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