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N-JDB-SJ-1005標準HG2949-1999信陽
JN-JDB-SJ-1005標準HG2949-1999信陽
JN-JDB-SJ-1005標準HG2949-1999信陽
絕緣膠墊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前測試。每次使用前都要對絕緣膠墊的上下表面進行外觀檢查。如果發現絕緣膠墊存在可能影響安全性能的缺陷,如出現割裂、破損、厚度減薄等不足以保證絕緣性能情況時,應禁止使用,及時更換。
2、溫度。絕緣膠墊應使用于環境溫度介于-25~+70℃的區域。
3、使用中保護。絕緣膠墊應避免不必要地暴露在高溫、陽光下,也要盡量避免和機油、油脂、變壓器油、工業乙醇以及強酸、強堿物體接觸,應避免尖銳物體刺、劃。當絕緣膠墊臟污時,可在不超過65℃水溫下對其用肥皂進行清洗,再用滑石粉讓其干燥。如果絕緣膠墊粘上焦油和油漆,應馬上用適當溶劑對受污染的地方進行擦拭,避免溶劑使用過量。汽油、石蠟和純酒精可用來清洗焦油和油漆.
4、絕緣膠墊一般用于配電室室內,不能用于室外,室外容易老化。
5、絕緣膠墊不能用于密封,密封應使用專門的密封膠墊。
6、絕緣膠墊應避免過度潮濕環境使用。
6月17日22時55分,夜已深,喧鬧了一天的城市漸漸安靜下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打破了宜賓長寧縣的寧靜,四川境內多地震感明顯。
頃刻間,地動山搖,呼聲四起。
“地面晃動起來,燈也跟著搖晃,我們感覺到地震就馬上起身往外跑,可是地面變形了門都打不開,只有用砍刀把門劈開才跑出來。”臨時安置在4號帳篷的受災群眾王顯瓊回憶起地震發生的瞬間,依舊心有余悸。
65名技術骨干火速集結 率先點亮災區最大安置點
地震發生后,國網宜賓江安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吹響救災保電“集結號”,緊急動員,周密部署,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災難抗爭的抗震救災保電行動全面展開。
江安供電公司在宜賓供電公司的統一安排下,火速集結救災隊伍和物資,地震發生后不到4個小時,便緊急調配吊車,克服通道狹窄、交通堵塞、石頭滾落等危險,將35千伏付家廟變電站備用主變裝車運送至長寧電力公司35千伏上西變電站。
旗幟獵獵,步履匆匆,江安供電公司65名技術骨干組成的搶險隊伍率先抵達震中參與電力搶險保電工作。
“我們主要負責雙河鎮中學臨時安置點的應急照明和臨時供電工作,這里有200多頂帳篷,是鎮上最大的安置點。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安全把電送出。”江安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田均友強調著。
作為震中的搶供電現場,余震頻頻,大伙兒卻完全沒有人顧及這些,心里只有“供電”二字。
搶險就是與時間賽跑,跑到時間前面,就會贏得主動。江安公司搶險隊伍集結最快,人員最多,任務最重,利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點亮災區最大安置點的每一頂帳篷。
燈亮了,心里就穩了。雨霧中,點點光亮從帳篷中透出來,人們驚恐的心逐漸平靜,安置點廣場的探照燈發出明亮的光線,照亮了遠處殘缺的樓和避難的群眾,而搶險隊員們也露出疲憊而欣慰的笑容。
田均友是江安供電公司黨委書記,是最早投入救災保電的扛大旗的人員之一。“我是一名退役軍人,軍人的使命就是沖鋒在前,從不退縮。”田均友在前線指揮抗震搶險保電的工作中,他忙前忙后安排人員,協調物資,沒有片刻停歇,在救災現場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 。
一鼓作氣 夜以繼日送上安全電
危難時刻,江安供電公司臨時*全體員工以堅強的意志沉著應對,迅速反應,讓光明與救災行動相伴,讓光明與安全同在。
“不但要讓災區帳篷的燈亮起來,更要讓每位受災群眾都實現安全用電。”在長寧雙河鎮雙河中心安置點,田均友反復叮囑大家。
由于災區供電網絡復雜并與正常接線區別較大,因此強化臨時供電設備的運行管理、加強巡視、完善標示,加強搶修現場管控十分必要;再加上災區天氣變化無常,降雨量較大,鞏固應急搶險后的臨時供電,保證居民臨時安置點的用電安全,密切跟蹤做好重要場所安全供電保障被列為救災保電的當務之急。
為了保障受災群眾安全用電,江安供電公司搶險臨時*有序安排現場工作人員,分工協作,在每一頂應急帳篷門口都懸掛了《震后安全用電須知》,并為每一頂帳篷安裝一個漏電保護器、埋設接地針、為帳篷外的配電箱穿上雨衣,最大限度確保受災群在安心用電的同時安全用電。
“很感謝你們電力工人,有了燈,晚上不怕了,我們在帳篷里也過得很安心。”原住在長寧縣雙河鎮西街的徐大全老人心疼這些渾身被汗水濕透的電力工人,匆忙從帳篷中拿出礦泉水塞給正在檢查用電線路的江安公司搶險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