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常見的蜂蜜都是呈液態存在的,有些消費者發現自己買回家的蜂蜜放了一段時間以后出現了結晶的情況,擔心出了質量問題。那么結晶的蜂蜜還能吃嗎?蜂蜜結晶了還能不能吃呢?
首先大家要知道結晶是蜂蜜的一種特性,是一種正常的物理現象。這源于蜂蜜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而葡萄糖有容易結晶的特性,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蜂蜜中含有的葡萄糖小結晶核就會不斷運動并析出,從而導致蜂蜜出現結晶的情況。此外蜂蜜結晶實質上是葡萄糖結晶,與蜂蜜含有的葡萄糖含量有關。那些葡萄糖含量越高的蜜種越容易結晶,反之葡萄糖含量越少越不容易結晶。此外溫度也會影響蜂蜜結晶速度,在13-14攝氏度時是會促進蜂蜜結晶速度的。因此不同的蜜種結晶情況也是有一定區別的。
但是結晶以后的蜂蜜還是可以繼續食用的,因為蜂蜜結晶改變的只是自身形態和口感,在營養價值上并沒有變化。因此蜂蜜結晶后是完全可以食用的,結晶和蜂蜜發酵變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并且有些蜂蜜特別容易結晶,一般都是呈結晶狀態存在的,像田野牧蜂的椴樹蜜,椴樹蜜中葡萄糖的含量比較高,因此特別容易結晶。結晶顆粒比較細膩,入口即化,很多蜜友都喜歡椴樹蜜這種香甜潤口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