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暴露
途徑之急
救方法
吸入
當吸入加熱所產(chǎn)生的氣體時,應立即移至通風良好處,如有必要則 送
醫(yī)治療
皮膚接觸
若被高溫的液體產(chǎn)物濺到皮膚,應立即沖水,冷卻后變硬之固體不可從
傷處任意移走,經(jīng)一段時間后會自行脫落,若情況危急應送醫(yī)治療
眼睛接觸若被高溫的液體產(chǎn)物濺到眼睛,立即送醫(yī)并以大量的冷水沖洗
食入立即送醫(yī)
最重要癥狀及危害效應無
對急救人員之防護無
對醫(yī)師之提示無2`
適用滅火劑: 水、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滅火時可能遭遇特殊危害: 高濃度粉塵生成
特殊滅火程序: 依B級滅火處理
消防人員之特殊防護設備: 無
個人應注意事項: 處理時應穿著個人防護服
環(huán)境注意事項: 無
清理方法: 直接用掃把清理作為回收料使用
處置: 避免靠近易燃物品
儲存: 應存放于干燥及通風良好之處
工程控制無
控制參數(shù)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時量平均
容許濃度/最高容許濃度
10mg/M^3
生物指標無
個人防護
設備
呼吸防護防粉塵用防護面罩
手部防護隔熱手套
眼睛防護防護眼鏡
皮膚及身體防護長袖工作服及安全鞋
衛(wèi)生措施工作后應徹底洗凈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