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PE 臺灣李長榮 4601 |
TPE分類 TPE分子結構中都具有剛性鏈段 (硬段)和柔性鏈段(軟段)。前者主要影響產物的彈性、低溫性能以及硬度、撕裂強度、模量等;后者則由于分子鏈間的氫鍵和易于形成晶區而產生輕度化學交聯和物理交聯。它們在受熱或溶解時被破壞,聚合物產生塑性流動,但冷卻后又恢復原狀。不同類型的TPE,其結構、性能、用途及生產方法均不同。 ① TPU型 軟段是聚醚或聚酯,硬段是聚氨酯或聚脲所組成。是由過量的二異氰酸酯與雙端羥基的聚酯或聚醚,以及低分子量的擴鏈劑二元醇或二元胺反應而成。TPU的最大特點是硬度高,富有彈性,耐磨性優異,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耐油性、耐臭氧性和低溫性能;但耐老化性較差,尤其是在潮濕狀態下更為明顯,蓄熱性也較大。主要用于成型制品,如電線和電纜、薄膜及板材、涂料以及膠粘劑等。 ② SBC型 主要有線型SBS和星型(SB)nR之分。硬段為S,即塑料段;軟段為B,即橡膠段。前者為“分散相”,后者為“連續相”。工業上的生產是采用單官能團有機鋰化合物為引發劑,在烴類溶劑中,經三步、兩步或偶聯法、兩步混合等方法加料。這種TPE具有良好的抗張強度、伸長率、回彈性、耐磨性、抗曲撓性和易加工性;但使用溫度低,不耐油,抗老化性差。其加氫產品(S-EB-S)的各項指標有所改善,故稱SBS的第二代橡膠。SBC型主要用于制鞋、塑料改性、膠粘劑、汽車零部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