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氧乙酸
中文名稱過氧乙酸
英文名稱peroxyacetic acid
中文名稱2: 過氧乙酸,過乙酸,過氧化乙酸
英文名稱2: peracetic acid
漢語拼音:GuoYang YiSuan
CAS No.: 79-21-0
危險貨物編號:52051
分子結構式:
結構簡式CH3COOOH
分子式C2H4O3
相對分子質量76.05(近似值:76)
主要成分: 含量:35%(一重量計)和18~23%兩種。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
熔點(℃): 0.1
沸點(℃): 105
相對密度(水=1): 1.15(20℃)
飽和蒸氣壓(kPa): 2.67(25℃)
閃點(℃): 41
完全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具有酸的通性;可分解為乙酸、氧氣;能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硫酸,具有溶解性。
制備的方程式 :
CH₃COOH + H₂O₂ ←—→ CH₃COOOH + H₂O
4健康危害編輯
有毒,經口LD50:1540mg/kg(大鼠),經皮LD50:1410mg/kg(兔),吸入LC50:450mg/kg(大鼠)。本品對眼睛、皮膚、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氣管的炎癥、水腫、痙攣,化學性肺炎、肺水腫。接觸后可引起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惡心和嘔吐[2] 。
5燃爆危險編輯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強氧化性,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6危險特性編輯
易燃,加熱至100℃ 即猛烈分解,遇火或受熱、受震都可起爆。與還原劑、促進劑、有機物、可燃物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的危險。有強腐蝕性。
1.強氧化性
過氧乙酸為強氧化劑,有很強的氧化性,遇有機物放出新生態氧而起氧化作用,與次氯酸鈉(又名84消毒液)、漂白粉等被作為醫療或生活消毒藥物使用,為高效、速效、低毒、廣譜殺菌劑,對細菌繁殖體、芽孢、病毒、霉菌均有殺滅作用。因此可用它來進行殺菌、消毒。此外,由于過氧乙酸在空氣中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對空氣進行殺菌、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價格便宜,我們在預防非典時的殺菌、消毒劑主要就是過氧乙酸。在醫學方面的主要作用和用法如下:
(1)浸泡消毒:以0.3%—0.5%溶液浸泡消毒;醫務職員用以洗手時,用0.2%的溶液浸泡1分鐘即可。
(2)噴霧消毒:以0.1%—0.4%溶液對房屋、家具、門窗等進行噴灑。
(3)熏蒸消毒:以20%成品熏蒸(1—3g/m3),用于實驗動物室及無菌室消毒。
(4)飲水消毒及污水處理:使飲水或污水含本品0.01%消毒0.5—1小時,可獲較好效果。
(5)醫療方面:可用于治療甲癬,處用1%溶液浸泡20分鐘,3次/日,連續2周。0.5%溶液局部使用可治療手足癬。
2.不穩定性
純過氧乙酸極不穩定,在-20℃時就會發生猛烈爆炸,所以市場上出售的過氧乙酸大都是濃度為40%左右的過氧乙酸溶液,但其性質也很不穩定,在室溫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氣,遇明火或高溫發生自燃、燃燒或爆炸。
3.低毒性和腐蝕性
過氧乙酸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很強的腐蝕性,對皮膚和眼睛有強烈的刺激性,對皮膚可發生嚴重灼傷,眼直接接觸液體可導致不可逆損傷甚至失明,吞咽可致命,吸進其蒸氣,能導致對呼吸道的刺激和損害。過氧乙酸還對金屬有腐蝕性,不能用于對金屬器械的消毒,操縱時應戴橡膠手套。
4.火災危險性
過氧乙酸的閃點為41℃,即為有機過氧化物,又屬于二級易燃液體;所以它即具有有機過氧化物的火災爆炸危險性,又具有易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
(1)具有高度的易燃性。本身易燃燒,所需的點火能量極小,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碰到明火、靜電火花等極易引起燃燒或爆炸;同時能與可燃物反應并產生足夠的熱量,加之它分解后開釋出的氧氣能強烈助燃,終極可導致自燃、燃燒和發生爆炸。
(2)蒸氣具有很強的爆炸性。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揮發的蒸氣可與空氣以任意濃度形成可燃爆炸混合物,遇明火即可引起燃燒爆炸。
(3)熱膨脹性。被艷服于密閉容器內時,如儲存環境溫度高或受熱、震動等因素的影響,可導致容器內蒸氣壓力增加,當超過容器的極限壓力時,就會引起容器爆裂或爆炸,發生液體灼傷職員或發生火災事故。
(4)活動性。活動性增加了它的火災危險性,一旦發生泄漏,就會沿地勢流淌,甚至進進管溝等處,當發生火災時會造成火災的擴大和蔓延。
(5)靜電性。其在灌注、輸送、運輸、活動、搬運過程中,易產生靜電,當靜電集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放電,引起著火或爆炸。
(6)對熱、雜質、沖擊、酸堿度、強光及震動、摩擦等極敏感,受沖擊、熱和電火花等易發生燃燒或爆炸;加熱至110℃即猛烈分解爆炸,受震動時發生爆炸的靈敏度更大。
(7)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一旦與有機物、易燃物、酸堿、還原劑和無機氧化劑混合能發生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的氧、熱量和水蒸氣而引起燃燒或爆炸。
7作用與用途編輯
系廣譜、速效、高效滅菌劑,本品是強氧化劑,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對病毒、細菌、真菌及芽孢均能迅速殺滅,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器具及環境消毒。0.2%溶液接觸10分鐘基本可達到滅菌目的。用于空氣、環境消毒、預防消毒。
用作紙張、石蠟、木材、淀粉的漂白劑。醫藥工業用作飲水、食品和防止傳染病的消毒劑。有機工業用作制造環氧丙烷、甘油、己內酰胺的氧化劑和環氧化劑。[3]
8用量與用法編輯
工業產品過氧乙酸一般為18~23%含水、醋酸的溶液。作為消毒劑使用前,需要稀釋。其一般用法用量如下:
⒈一般物品如餐具、毛巾、水果、蔬菜,家具、房間、浴盆、運輸車,可將過氧乙酸加水稀釋至0.5%溶液,洗刷或浸泡5分鐘。
⒉手、皮膚,可將過氧乙酸加水稀釋至0.2~0.4%溶液,洗刷2分鐘。
⒊空氣,可將過氧乙酸加水稀釋至2%溶液,采用噴霧的方式,對無人環境的空氣消毒,1小時后通風。
⒋被單、衣物、玩具,可將過氧乙酸加水稀釋至0.02%溶液,浸泡2小時。
在使用時,用法用量請參照衛生部的指南。
1.“原液”刺激性、腐蝕性較強,不可直接用手接觸。
2. 對金屬有腐蝕性,不可用于金屬器械的消毒。
3.“原液”貯存放置可分解,注意有效期限,應貯存于塑料桶內,涼暗處保存,遠離可燃性物質。
過氧乙酸是一種普遍應用的,殺菌能力較強的高效消毒劑,具有強氧化作用,可以迅速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及芽孢。
過氧乙酸溶液容易揮發、分解,其分解產物是醋酸、水和氧,因此用過氧乙酸消毒液浸泡物品,不會留下任何有害物質。用過氧乙酸氣體熏蒸消毒后,通風半小時,空氣中的過氧乙酸就幾乎全部分解、消散了,人們進入消毒后的房間不會受到傷害。因此,過氧乙酸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器具、空氣、環境消毒和預防消毒。下面介紹幾種正確的、常用的消毒方法:
浸泡:通常紡織品用濃度為0.04%的溶液浸泡2小時;餐具洗凈后用0.5%的溶液浸泡30-60分鐘;體溫計用0.5%的溶液浸泡15-30分鐘;病人排泄物容器(便器、痰盂)用0.5%的溶液浸泡5小時;蔬菜、水果洗凈后用0.2%的溶液浸泡10分鐘。
擦拭:可用于消毒皮膚與污染的物品表面。將原液稀釋成0.2%的溶液擦拭雙手1-2分鐘,再用清水洗凈;如對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可用濃度為0.2%-1%的過氧乙酸稀溶液,擦拭后保持30分鐘,即能達到殺菌目的。
噴霧及熏蒸:將原液稀釋至0.2%-0.4%,關閉門窗,采用噴霧或加熱熏蒸消毒方法,使其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當中,對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殺滅作用。此方法也適用于服裝與大件物品表面的消毒。熏蒸時,常用濃度為1克/立方米。噴霧或熏蒸后密閉20-30分鐘即可達到消毒目的,然后開窗通風15分鐘后方可進入,以減少過氧乙酸給人體帶來的刺激及不適感。
注意事項:
由于原液為強氧化劑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因此不可直接用手接觸配制溶液時應佩戴橡膠手套,防止藥液濺到皮膚上。
對金屬有腐蝕性,不可用于金屬器械的消毒。
在做氣溶膠噴霧時,操作者應佩戴防護面罩,也可采用口罩、帽子及游泳鏡替代,不可直接對人噴灑。
如藥液不慎濺入眼中或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原液貯存放置可以分解,故應注意有效期。原液應貯存于塑料桶內,在陰暗處保存,并遠離可燃性物質。其稀釋液更易分解,宜隨配隨用。
1.注意儲存的量不宜過大,尤其要注意儲存時應該采用塑料容器,而不能用玻璃瓶等膨脹性較差的容器儲存過氧乙酸。必須儲存于低溫、避光的陰涼處,并采取通風換氣措施,防止揮發出的蒸氣大量集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同時,由于其在貯存中易分解,應當注意有效期。儲存過氧乙酸的容器應當留有不少于5%的空隙,防止液體蒸發膨脹造成容器爆裂。嚴禁使用鐵器或鋁器等金屬容器盛裝存放。
2.剛拉運回來的過氧乙酸不宜立即使用,應當靜置至少30分鐘以上,以利運輸過程中因震動等產生的靜電消除,防止靜電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
3.儲存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禁止煙火的防火標志,嚴禁使用非防爆電氣照明或明火,電氣線路若非十分必要不得架設,必須設置時必須采用防爆設計或采取防爆措施。同時要注意與熱源、明火、易燃可燃物質等分開。
4.其受震時的靈敏性增大,在搬運過程中要輕拿輕放,禁止摔、砸、碰、撞和太陽長時間照射,注意避免因受熱、接觸明火及受到摩擦、震動、撞擊引起燃燒爆炸而造成對人員的傷害。
5.應專庫儲存,專人保管,禁止與還原劑、有機物、可燃物、還原劑、酸堿和無機氧化劑等混合或接觸,保管及使用人員應進行消防安全培訓。
6.家庭中使用時,家中有老人、小孩的家庭,過氧乙酸要擺放在遠離火源、熱源和小孩不易拿到的安全地方,且不得大量存放,要對家庭成員進行安全教育,以免發生誤食、中毒、火災事故;另外由于它具有—定的毒性,在使用時濃度不宜過高,以免危害人體,甚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7.在進行室內噴灑消毒時濃度不易過高,應按說明進行稀釋,在對空氣進行熏蒸消毒時,人員應脫離現場,熏蒸結束后要對室內進行通風后人員方可進入。
8.生產單位在過氧乙酸等消毒藥液出廠前,必須加貼產品安全說明書,并對盛裝器具進行壓力測試;不得使用玻璃器具或未經產品質量監督機構認可的容器盛裝未經稀釋的過氧乙酸,確保消毒藥液在運輸過程中不發生泄漏或爆炸。
9.要廣泛宣傳過氧乙酸等消毒藥液生產、運輸、儲存、使用方面的安全知識,嚴防事故發生。
10.使用時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和安全須知,嚴格按要求進行操作;不得在公眾聚集場所銷售過氧乙酸和攜帶過氧乙酸乘座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員不得拉載攜帶過氧乙酸的乘客。
11.發生過氧乙酸火災事故或大量液體泄漏時,搶險人員必須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宜在上風方向進行搶險作業,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可防止其對人體的毒害性,必要時應配戴空氣呼吸器。對泄漏的液體可用水進行洗消,對火災宜用水、泡沫和二氧化碳劑(滅火器)進行撲救。不得用干粉撲救過氧乙酸火災。
12.公安消防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要會同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過氧乙酸等消毒藥液生產、儲存、經銷場所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督促有關單位切實加強安全管理,認真落實安全防范責任制,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對不符合生產、儲存、使用要求的場所、單位和個人要依法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整改,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⒈本品易分解,消毒用溶液需現配現用。
⒉配制消毒液時,戴上橡膠或塑料手套,操作要輕拿輕放,防止濺入眼睛、皮膚、衣物上。
⒊請勿用于金屬器具消毒。
⒋遮光、低溫、陰涼處保存。
⒈皮膚接觸,脫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
⒉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臉,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
⒊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⒋食入,誤服者給飲牛奶或蛋清。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