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參考詞----------------
福建種植荔枝,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風,一時稱盛。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聞天下,而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為最。荔枝樹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能活數百甚至上千年,福建各地至今還保存不少歷盡滄桑的古荔枝,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莆田城內宋氏宗祠庭院中的“宋家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依然年年結果,核小肉厚,蒂實皆香。
莆田荔枝,色香味俱全,自古以來,就博得人們的喜愛。曹學全《荔枝歌》云:“海內如推百果王,鮮食荔枝終第一”。莆田也稱“荔城”,素以品種多、產量高、質量優而聞名。像“陳紫”、“宋家香”、“狀元紅”都是本地的優良品種。其中“陳紫”更是荔中絕品,成熟時散發出陣陣幽香,沁人心脾。本世紀初,它還遠涉重洋,傳入美國南部各州及古巴等國。
荔枝還可加工成荔枝干、荔枝罐頭、荔枝蜜餞、荔枝酒等,并可入藥。據《本草綱目》介紹,它的果實“能止渴,益人顏色……通種、益智、健氣”;殼能治“痘瘡出發不爽快……又解荔枝熱”;核能治“脾痛不止,婦人血氣,疝氣頹腫,陰腎腫痛,腎腫如斗”;花和皮根能治“喉痹腫痛”。殼和根還可提取栲膠;木質堅實,可作家具。人譽之滿身皆寶,并非虛傳。莆田民間還有這樣傳說,大暑這一天吃荔枝,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