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濕噴機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
1、液壓濕噴機噴射混凝土操作程序應為:打開速凝劑輔助風→緩慢打開主風閥→啟動速凝劑計量泵、主電機、振動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2、噴射混凝土作業應采用分段、分片、分層依次進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分段長度不宜大于6m。噴射時先將低洼處大致噴平,再自下而上順序分層、往復噴射。
①噴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時,上次噴混凝土應預留斜面,斜面寬度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壓力水沖洗潤濕后再行噴射混凝土。
②分片噴射要自下而上進行并先噴鋼架與壁面間混凝土,再噴兩鋼架之間混凝土。邊墻噴混凝土應從墻腳開始向上噴射,使回彈不致裹入較后噴層。
③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1h后再進行噴射時,應先用風水清洗噴層表面。一次噴混凝土的厚度以噴混凝土不滑移不墜落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響噴混凝土的粘結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彈量。邊墻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10cm,拱部控制在5~6cm,并保持噴層厚度均勻。頂部噴射混凝土時,為避免產生墮落現象,兩次間隔時間宜為2~4h。
3、噴射速度要適當,以利于混凝土的壓實。風壓過大,噴射速度增大,回彈增加;風壓過小,噴射速度過小,壓實力小,影響噴混凝土強度。因此在開機后要注意觀察風壓,起始風壓達到0.5MPa后,才能開始操作,并據噴嘴出料情況調整風壓。一般工作風壓:邊墻0.3~0.5MPa,拱部0.4~0.65MPa。黃土隧道噴射混凝土時濕噴機的壓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
4、噴射作業時,使噴嘴與受噴面間保持適當距離,噴射角度盡可能接近90°,以使獲得較大壓實和較小回彈。噴嘴與受噴面間距宜為1.5~2.0m;噴嘴應連續、緩慢作橫向環行移動,一圈壓半圈,噴射手所畫的環形圈,橫向40~60cm,高15~20cm;若受噴面被鋼架、鋼筋網覆蓋時,可將噴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噴嘴與受噴面的角度大小,會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噴面上的滾動,產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噴面,增加回彈量,影響噴混凝土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