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莓種植槽立體栽培的優點
提高種植密度,大幅提高產量
根據實測,傳統平面栽培密度為8 000~10 000株/667 m2,改用種植槽立體栽培后,栽植密度為10 000~12 000株/667 m2,種植株數可提高20%,合理密植大幅提高了產量。
方便生產操作,降低勞動強度
草莓生產中需要大量的勞力摘除老葉、疏花疏果、采摘果實。在傳統平面栽培模式中,人員需要彎腰重復進行生產操作,易造成疲勞,效率低下。在立體栽培中,人員站立或微彎腰即可進行操作,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
避免土壤連作,減輕土壤病害
種植槽立體栽培采用的基質是紅土、泥炭土、谷殼等混合而成,基質使用成本低,生產管理中省肥、省水。基質消毒殺菌容易,能有效地解決草莓栽培中的重茬難題。
?有效提高品質,適合發展觀光農業
立體栽培分層利用空間,植株光照充足,生長健壯,果實著色均勻,商品果率可達93%以上。草莓全部生長懸掛在種植槽外,整齊美觀。草莓種植在距地面0.6 m和1.2 m高的種植槽中,不用彎腰便可以摘到草莓。立體栽培的草莓,顏色鮮亮、口感好、潔凈衛生、采摘方便,適合發展觀光農業。
栽培管理技術
種植槽內基質采用紅土、泥炭土、谷殼、河沙、有機肥按6∶1∶1∶1∶1的比例混合使用,該混合基質既能節約成本、管理方便、消毒殺菌容易,又能減輕土壤病害。
品種選擇
大棚立體種植草莓要選用自花授粉能力強,果型大,畸形果少,果實風味佳的品種。根據合作社多年的栽培總結,選用紅韻品種作為主栽品種,以章姬、鬼怒甘作為搭配品種。
適時定植
草莓是低溫短日照作物,花芽分化要求在低溫短日照條件下才能順利開花結果。草莓花芽分化適宜的溫度是10~17 ℃,日照8~9 定植過早會影響花芽的分化,定植過晚會影響根系和個體的發育,導致產量下降。紅塔區一般以8月上旬至9月下旬為宜。
定植時每列種植槽內栽兩行,株行距20 cm×20 cm,小苗弓背向外(靠近種植槽外沿)定向定植,結果后花果露在種植槽外邊,易于管理與采摘,果實著色均勻一致,整齊美觀。種植深度以根不露土,土不埋心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