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芯機沿鑄件高度開設兩層或多層內(nèi)澆道的澆注系統(tǒng)為階梯式澆注系統(tǒng)(圖5-Zl)。這種澆道的充型特點是,開始澆注時金屬液全部由低層內(nèi)澆道進入型圖5-27腔,隨著型腔中液面的升高,繼而由中層注入,最后由上層內(nèi)澆道充滿。因此,充型較平穩(wěn),減小了金屬液對鑄型的沖擊力;型腔上部金屬液溫度最高,有利于定向凝固和補縮:內(nèi)澆道分層分散,消除了鑄型局部過熱;便于雜質(zhì)和氣體的排除。這種澆注系統(tǒng)應用于高大、復雜、大型及重型鑄件的生產(chǎn)中。
涂料一般刷在理芯上,上好涂料后送去烘干。有時烘干后刷涂料,利用砂芯本身的余熱把涂料烤干,但在l、芯溫度不宜太高。當在芯超過100℃時,涂料在砂芯表面上會因沸騰而產(chǎn)生許多小泡,澆注時涂料易被1*去而影響砂芯質(zhì)量,因此涂料一般都刷在濕芯上。
在彎曲砂芯中制作通氣孔時,可以埋人光滑的繩子,奮好砂后拙出。在砂芯形狀復雜、截麗較薄的情況下可以在番制時埋入蠟線或松香線,烘干后便留下氣體通道。蠟線的制法是,在鐵鍋內(nèi)放入松吞、石蠟和機油(配比是4: 1 :0.2- 0.3),待熔化后用棉線反復進行be拖、移出冷卻,到蠟線所需要的粗細為止。成分中的機泊是調(diào)節(jié)蠟線軟硬的,機油愈多蠟線愈軟。過硬易斷,過軟易粘連。若在!4、芯尺寸大時也可以使用草繩代替蠟線,烘烤后草繩被燒掉便留下通氣孔。蠟線的使用如圖7 -10。
網(wǎng) 址:http://www.zhuzaomo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