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進口舊設備免表申請需要什么資料
萬享物流—進口報關專家
——打造全球進口門到門,中國品牌!
TO build:“china’s first brand of global import door to door service in China
為了鼓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造現有企業,財政部和海關總署發出了(83)財稅字第30號《關于從國外引進技術改造項目的技術、設備減免關稅和工商(統一)稅問題的通知》,規定:“凡已列入中央主管部門或省、市、自治區技術改造規劃的項目,進口上述技術、儀器、設備,經過國家經委或其授權的省、市、自治區一級主管機關審查批準,才能申請減免進口關稅和工商(統一)稅”。
申辦減免稅項目備案手續:
一、企業辦理減免稅項目備案應提供下列材料:
(一)、外商投資項目:
1、單位簽章的減免稅備案申請表 (正本)
2、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復印件)
3、營業執照 (復印件)
4、合同(獨資企業免收)、章程及其批復(復印件)
5、《國家鼓勵發展的內外資項目確認書》及設備清單(正本)
6、海關認為需收取的其他材料
(二)、國內投資項目
1、單位簽章的減免稅備案申請表 (正本)
2、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批文(復印件)
3、《國家鼓勵發展的內外資項目確認書》及設備清單(正本)
4、 海關認為需收取的其他材料
(三)科教用品
1、單位簽章的科教用品單位減免稅備案登記表(正本)
2、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文件(復印件)
3、事業單位需提供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
4、已轉制為企業的需要提供營業執照及相關文件(復印件)
5、海關認為需收取的其他材料
二、企業辦理征免稅證明應提供下列材料:
1、征免稅登記手冊(科教用品及外商投資項目提供)
2、單位簽章的進出口貨物征免稅申請表(正本)
3、進口設備合同、發票及技術資料(復印件)
4、海關認為需收取的其他材料
三、外國在華常駐人員申請自用物品免稅的應提供下列材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自用物品申請表》(正本)
2、長期居留證件(復印件)
3、身份證件(復印件)
4、提(運)單、裝箱單等相關單證(復印件)
申辦減免稅項目備案辦理程序
1、準備材料
2、委托報關行預錄并打印《海關進出口貨物征免稅備案申請表》
3、將《海關進出口貨物征免稅備案申請表》及隨附單證交至減免稅崗位人員審核
4、委托報關行預錄并打印《海關進出口貨物征免稅證明申請表》
5、將《海關進出口貨物征免稅證明申請表》及隨附單證交至減免稅崗位人員審核
6、至減免稅崗位人員處領取《進出口貨物征免稅證明》并簽收
辦理時限除當場作出海關行政許可決定的外,海關應當自受理海關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海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制發《延長海關行政許可審查期限通知書》,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以下為客戶經常問到的問題整理如下:
1.司已購置一批進口設備【設備名稱:日本進口的全成型編織橫機編 碼:84472020(00)】,現要辦理申請減免稅,請問辦理此業務要到商務部門還是海關辦理審批?具體流程是怎樣的?需要什么資料?
2.進口免稅設備仍在監管期內,要辦理抵押登記前,需要到海關辦理什么手續?要提供哪些資料?一般出具同意證明的時間多長?
3.請問免稅證進口的設備因出現故障需要退回維修,如何辦理海關手續?退回需要繳納保證金嗎?修理完復運進口是否要繳稅金?
4.2002年進口一臺減免稅設備,已過海關監管期限。因該設備使用多年現基本沒有利用價值,想退運到境外的關聯公司。請問,我司應按“退運貨物”還是“一般貿易”向海關申報?申報價格是按設備的原進口價格還是設備的凈值(即扣除折舊的價值)?
5.我司于2016年申請的鼓勵類項目確認書,項下的部分設備由于國家政策多次調整,至今都沒辦進口.現在我司想將該項目余下的相應設備進口,請問:我司能否申請<減免稅證明>?持<減免稅證明>進口,是否可以免進口關稅及增值稅?
6.我司是一家外商獨資,自成立以來一直有通過辦理免表在各個口岸進口機器設備,請問在監管期限內的減免稅設備是否需要年審?如果需要,如果辦理?是否有相關的文件及操作指引?
7.我司是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是屬鼓勵類,我司的香港公司關閉,有一批實驗室用的設備需要賣給大陸公司,該批設備是實驗室用的,請問此類非直接生產用的設備是不是不可以免稅?有什么文件可以看到此規定?另,我想查看此批設備能否進口,請問有哪些商品是國家禁止進口的?
如果您在流程或者是清關上面出現了問題,您可以和我聯系,我們為你及時處理問題。歡迎您的來電!謝謝!
進口舊設備免表申請需要什么資料
l.認真學習和研究政策,分類處理不同問題 .
根據鞏固提高,創新發展的要求,對于文件明確規定可以辦的,一定要在規定時限內抓緊辦;對于文件理解模糊的,可及時和經貿、海關等部門加強溝通,進行相應的處置,爭取做到三個提前,即提前介入論證、提前研究政策、提前制定應對措施,盡可能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國家政策,節約成本。
2.努力實現管理機制的創新
減免稅工作對企業來說既是新問題又是老問題,企業應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減免稅方面知識的學習,既要學習研究減免稅政策,又要認識到違反海關監管所要承擔的具體法律責任的重要性,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體制,落實一批明確的管理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