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臨沂涂布氣味大廢氣治理方案
采用吸附管采樣-熱脫附/氣相色譜法對噴淋塔和活性炭吸附塔進、出口的VOCs濃度進行測定,當吸收劑濃度配比為5%檸檬酸鈉和0.5% 聚乙二醇時,噴淋塔對TVOCs的凈化效率達到76%左右,噴淋吸收后的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后的濃度遠低于廣東省地方標準DB 44/814-2010規定的排放限值,實現了車間廢氣的達標排放。
表3 VOC 治理技術對比分析
設備投資、運行費用低,工藝成熟安全;吸收劑飽和后再生困難,易形成二次污染
設備投資、運行費用低、吸收效率高、占地面積小;吸收劑飽和后再生困難,易形成二次污染
隨著新型吸收裝置,如高效霧化裝置、旋轉填料床以及新型吸收劑,如檸檬酸鈉表面活性劑、環糊精、生物柴油等的發展,吸收技術在治理有機廢氣上的優勢得以凸顯。采用吸收法治理木器硝基漆涂飾車間廢氣,在實現廢氣達標排放的同時,能充分利用家具企業現有水簾柜等設備對漆霧中色漆、粉塵等顆粒物進行預處理,設備投資、運行費用相對較低,且對于多屬易燃易爆的VOCs氣體而言,安全性高,但需對吸收飽和后的廢水作二次處理。
對涂裝VOCs廢氣進行治理時,應進行綜合考慮,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
1)企業產品結構及涂飾車間有機廢氣排放特征,VOCs廢氣的濃度、流量、溫濕度、顆粒物含量等氣體特性會直接影響治理技術的選擇;
山東臨沂涂布氣味大廢氣治理方案就大流量、低濃度、成分復雜且存在漆霧及粉塵的有機廢氣而言,吸附技術存在吸附劑用量大、再生困難而導致運行費用升高等問題;吸收技術由于缺少理想吸收劑,凈化效率受到限制;冷凝技術在治理多組分且無回收價值的VOC 時,成本高且無實際意義;生物降解技術對多組分VOC 的治理尚停留于理論研究階段;催化燃燒需在較高的溫度下氧化,對多屬易燃易爆的VOC 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且能耗較高;光催化和低溫等離子等新型有機廢氣治理技術對多組分VOC治理時,技術還不夠成熟,經濟性較吸附、吸收及催化燃燒等傳統技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