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B定義
諸所周知,到2013年為止,電腦顯卡的顯示核心主要由兩家公司在設計:NVIDIA和AMD(以前是ATi,ATi被AMD收購),AIC是生產NVIDIA顯卡的廠商,是NVIDIA的核心成員;但是在ATI陣營稱作AIB。通過AIB認證,AMDATi同樣擁有自己的親密合作伙伴,通過ATi提供顯示芯片,共同贏得市場分額。AIC和AIB功能地位相同但是一般不兼容。
AIB詳細
即ATi圖形顯示卡認證級別合作伙伴(AIB=Add-in-Board ATi認證合作伙伴),2006年,ATi被AMD收購,但是AIB運作方式仍然不變。
2001年10月,當ATi重整旗鼓發布R8500和R7500系列的時候,首度效仿nVIDIA的芯片授權開放政策,允許顯示卡廠商以及通路商獲得授權以后生產或銷售基于ATi顯示芯片的顯示卡,和nVIDIA(nVIDIA稱之為AIC,AIC=Add in Card)一樣,這些廠商作為幫助ATi打天下的團隊,被命名為AIB(Add-in-Board認證合作伙伴)。
AIB 合作商專門生產運用Graphics by ATi(ATi圖形技術)的顯示卡。 這些合作伙伴制造的圖形卡皆具有獨特的附加功能,符合全球各地游戲玩家的特別需求。 這些圖形卡采用 ATi 圖形技術,但均具有增強的設計,附加額外的板上功能,專門滿足所有游戲體驗所需。
此外,對于這些合作伙伴本身而言,如果他們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那么極有可能喪失合作的機會,對于任何一家廠商而言,都無需冒此風險,所以其產品的出廠測試將會相當嚴格,以保證產品到達最終用戶時的質量。
同時,AIB通常參與每一代新顯卡上市前公版卡的設計與研發,所以實力都很強,一般都能夠自行設計研發非公版卡、超公版卡。
ASUS華碩Computer International,總部在臺灣。
MSI Computer微星(A Micro-Star International Company),總部在臺灣。
Sapphire Technology Ltd.藍寶石,總部在香港,柏能PC Partner的子公司,同時為ATi原廠顯卡代工。
Tul / PowerColor CorporATion迪蘭恒進,是撼訊的子品牌。
HIS(希仕) (Hightech InformATion System Limited)基恩資訊,總部在香港。
XFX訊景(景鈦),松景集團,總部在香港。之前是nVIDIA的核心AIC成員,后來脫離nVIDIA,成為AIB成員。
Club 3D,總部在荷蘭。
Connect3D(卡恩斯迪),總部在德國。
GigabyteTechnology Co.LTD技嘉,總部在臺灣。
Palit Microsystems, Inc同德,總部在臺灣,為七彩虹、盈通、雙敏、昂達、銘瑄等品牌代工。
與AIB相對應的是NV的AIC,為了排除競爭關系,在原則上AIB是不能成為AIC的,但NV和ATI對于個別頂級廠商出于戰略性合作的考慮,適當放寬了政策,比如華碩和微星,就既是AIB和AIC,這也是基于對其主板地位的依賴,因此,華碩和微星是現有品牌中資源優勢比較強大的。
1、Sapphire Technology Ltd.藍寶石:
藍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從事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范圍最為完善、基于ATI的視頻圖形加速器的領先廠商。另外藍寶還生產基于ATI最新IGP芯片技術的主板。藍寶 總部位于香港,其生產基地位于中國東莞,其工廠具有月產180萬塊板卡的生產能力。到2013年,藍寶的全球雇員已超過3000名,并且在北美、歐洲、南非以及亞洲都設有銷售處。
作為專業顯卡和游戲領域首屈一指的領導品牌,藍寶(SAPPHIRE)一直將突破性的技術方案引入不斷變更、演化的市場環境中。過去十多年來,藍寶一直信守為用戶提供功能最豐 富、質量的產品的堅定承諾。 藍寶對于每項產品都追求卓越的品質,產品成功通過了 ISO9001 和 ISO14001 認證。
在過去的10年里,藍寶所有產品的設計都經過專業工程人員嚴格的設計,確保所有產品均能體現ATI原廠顯卡一直以來具有的高質量的形象。藍寶所有的ATI顯卡都是依照100%ATI標準所生產的,包括質量管理和出廠檢驗在內,而且每月的ATI顯卡產能高達一百八十萬塊,藍寶工廠在制造ATI顯卡方面一直名列全球十大頂尖的首要OEM之一。有著如此堅實的基礎,毫無疑問地SAPPHIRE藍寶所生產的ATI顯卡絕無瑕疵,性能強大,產品可靠。而且,藍寶石(SAPPHIRE)工廠的生產線也率先達到歐盟Rohs環保標準規范。
“藍寶石是ATI全球最大和最好的合作伙伴” ---- ATI CEO Dave Orton 2005
自2001年6月,ATI 宣布與ODMs和AiBs的生產和分銷建立合作關系以來,藍寶一直是 ATI全球范圍內主要的圖形顯示卡供應商。并且在過去每一款精心制造藍寶石的顯卡和主板中,獲得了全球各地用戶的一致信賴和擁護。我們一如既往的地將不斷超越的研發創新和嚴格質量控制的理念,帶到藍寶設計、生產和銷售品種完善的ATI顯卡和主板產品中——無論是主流級還是端的產品,藍寶均為全球范圍內用戶提供尖端的穩定性及性能解決方案。
在2007年,藍寶同時成為AMDFireGL/FirePro系列專業工作站顯卡亞洲唯一合作伙伴。
藍寶顯卡一直都受到歐洲、北美、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用戶的歡迎。在歐洲,每3片顯卡中,便有一片是藍寶石(SAPPHIRE)產品,在北美市場上占有率則高達50%,穩居顯卡銷量。在進入中國市場的短短幾年時間里,也憑著優秀的產品質量被獲好評,成為眾多用戶首選顯卡品牌。
歡迎來電咨詢
深圳市凱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小姐
聯系方式:0755-28377534/13322932440
QQ:7191838
郵箱:szkaiguan@163.com
在過去,歐共體國家對進口和銷售的產品要求各異,根據一國標準制造的商品到別國極可能不能上CE認證的logo市,作為消除貿易壁壘之努力的一部分,CE認證應運而生。因此,CE認證代表歐洲統一(CONFORMITE EUROPEENNE)。事實上,CE認證還是歐共體許多國家語種中的"歐共體"這一詞組的縮寫,原來用英語詞組EUROPEAN COMMUNITY縮寫為EC,后因歐共體在法文是COMMUNAUTE EUROPEENNE,意大利文為COMUNITA EUROPEA,葡萄牙文為COMUNIDADE EUROPEIA,西班牙文為COMUNIDADE EUROPE等,故改EC為CE。當然,也不妨把CE認證視為CONFORMITY WITH EUROPEAN
詞意起源
CE是法語的縮寫,英文意思為 “European Conformity 即歐洲共同體,事實上,CE還是歐共體許多國家語種中的"歐共體"這一詞組的縮寫,原來用英語詞組EUROPEAN COMMUNITY 縮寫為EC,后因歐共體在法文是COMMUNATE EUROPEIA,意大利文為COMUNITA EUROPEA,葡萄牙文為 COMUNIDADE EUROPEIA,西班牙文為COMUNIDADE EUROPE等,故改EC為CE。當然,也不妨把CE視為CONFORMITY WITH EUROPEAN (DEMAND)(符合歐洲(要求)),構成歐洲指令核心的"主要要求",在歐共體1985年5月7日的(85/C136/01)號《技術協調與標準的新方法的決議》中對需要作為制定和實施指令目的"主要要求"有特定的含義,即只限于產品不危及人類、動物和貨品的安全方面的 基本安全要求,而不是一般質量要求,協調指令只規定主要要求,一般指令要求是標準的任務。產品符合相關指令 有關主要要求,CE 標志是安全合格標志而非質量合格標志。20世紀40年代,西歐國家感到,要在美蘇兩大國之間保證自己的安全,提高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必須聯合起來,因此力推歐洲一體化進程。歐洲一體化可分五個層次:建立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統一大市場、經濟貨幣聯盟和政治聯盟。
國際現狀
在歐洲經濟區(歐洲聯盟、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成員國,瑞士除外)市場上銷售的商品中,CE標志的使用越來越多,加貼CE標志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衛生、環保和消費者保護等一系列歐洲指令所要表達的要求。
CE認證標志并非由任何當局、認證機構或測試試驗室核發,
而應由制造商或其代理商根據上述八種模式中的一種(或混合),自行制作和加貼。
部分歐盟規定的產品,需在獲得歐盟機構(公告號機構)頒發的帶有公告號的CE證書后,方可加貼CE標志。
制造商或其代理商,或歐盟成員國的進口商必須對CE認證標志的正確性負責。
CE認證標志的接受對象為歐共體成員國負責實行市場產品安全控制的國家監管當局,而非顧客,當一個產品已加附CE認證標志時,成員國負責銷售安全監督的當局應假定其符合指令主要要求,可在歐共體市場自由流通。
用CE認證縮略詞為符號表示加貼CE認證標志的產品符合有關歐洲指令規定的主要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并用以證實該產品已通過了相應的合格評定程序和/或制造商的合格聲明,真正成為產品被允許進入歐共體市場銷售的通行證。有關指令要求加貼CE認證標志的工業產品,沒有CE認證標志的,不得上市銷售,已加貼CE認證標志進入市場的產品,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責令從市場收回,持續違反指令有關CE認證標志規定的,將被限制或禁止進入歐盟市場或被迫退出市場。
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均不接受CE標志。
所發布之指令,適用產品如下:
從2013年7月1日起,建筑產品指令-89/106/EEC-CPD指令將被305/2011/EU-CPR法規所取代。CPR法規歐盟將于2013年7月1日起強制執行的建筑產品法規(305/2011/EU-CPR),CPR法規相比舊的CPD建筑產品指令(89/106/EEC-CPD)更加嚴格,對貿易商、進口商和分銷商等與產品流通相關的環節都做了全新的要求,涉及健康、安全、環保的建筑產品都將加貼CE標志才可進入歐盟市場。
發證機構
(1)企業自主簽發的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 Declaration of compliance《符合性聲明書》,此證書屬于自我聲明書,不應由第三方機構(中介或測試認證機構)簽發,因此,可以用歐盟格式的企業《符合性聲明書》代替。
(2)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 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符合性證書》,此為第三方機構(中介或測試認證機構)頒發的符合性聲明,必須附有測試報告等技術資料TCF,同時,企業也要簽署《符合性聲明書》。
(3)EC Attestation of conformity 《歐盟標準符合性證明書》,此為歐盟公告機構(Notified Body簡寫為NB)頒發的證書,按照歐盟法規,只有NB才有資格頒發EC Type的CE聲明。
確認出口國家
若出口至歐洲經濟區EEA包括歐盟EU及歐洲自由貿易協議EFTA的30個成員國中的任何一國,則可能需要CE認證。
確認產品類別及歐盟相關產品指令
若一個產品同時屬于一個以上的類別,則必須滿足所有類別相對應的產品指令中所列出的要求。注: 某些產品指令中有時會列出一些排除在指令外的產品。
歐盟授權代理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
為了能確保前述CE標志 (CE Marking ) 認證實施過程中的4項要求得以滿足,歐盟法律要求位于30個EEA 盟國境外的制造商必須在歐盟境內一家歐盟授權代表(歐盟授權代理)(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以確保產品投放到歐洲市場后,在流通過程及使用期間產品“安全”的一貫性;技術文件(Technical Files)必須存放于歐盟境內供監督機構隨時檢查;對被市場監督機構發現的不合CE要求的產品、或者使用過程中出現事故但是已加貼CE標簽的產品,必須采取補救措施。(比如從貨架上暫時拿掉,或從市場中永久地撤除);已加貼CE標簽之產品型號在投放到歐洲市場后,若遇到歐盟有關的法律更改或變化,其后續生產的同型號產品也必須相應地加以更改或修正,以便符合歐盟新的法律要求。
認證所需的模式
對于幾乎所有的歐盟產品指令來說,指令通常會給制造商提供出幾種CE認證(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的模式(Module),制造商可根據本身的情況量體裁衣,選擇最適合自已的模式。一般地說, CE認證模式可分為以下9種基本模式:Module A: internal production control
模式 A: 內部生產控制 (自我聲明)
Module Aa: intervention of a Notified Body模式 Aa: 內部生產控制,加第3方檢測
Module B: EC type-examination模式 B: EC 型式試驗
通訊產品CE認證Module C: conformity to type
模式 C: 符合型式Module D: prod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模式 D: 生產質量保證
Module E: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模式 E: 產品質量保證
Module F: product verification模式 F:產品驗證
Module G: unit verification
模式 G: 單元驗證
Module H: full quality assurance
模式 H: 全面質量保證
基于以上幾種基本模式的不同組合,又可能衍生出其它若干種不同的模式。一般地說,并非任何一種模式均可適用于所有的產品。換言之,也并非制造商可以隨意選取以上任何一種模式來對其產品進行CE認證。
自我聲明模式或必須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
風險水平(Risk Level) 較低(Minimal Risk)歐盟的產品指令允許某些類別中風險水平 (Risk Level) 較低(Minimal Risk)的產品之制造商選擇以模式 A: “內部
生產控制 (自我聲明)”的方式進行CE認證。風險水平較高的產品必須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NB(Notified Body)介入。對于風險水平較高的產品,其制造商必須選擇模式A以外的其它模式,或者模式A外加其它模式來達到CE認證。也就是說,必須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NB(Notified Body)介入。
模式A以外的其它模式的認證過程中,通常均需要至少一家歐盟認可的認證機構NB 參于認證過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根據不同的模式,NB則可能分別以:來樣檢測,抽樣檢測,工廠審查,年檢,不同的質量體系審核,等等方式介入認證過程,并出具相應的 檢測報告,證書等。
已經有1200多家認證機構獲得歐盟認可,這些認證機構中的絕大多數位于歐盟盟國境內。通常情況下,一家NB僅被歐盟授權可針對某一類或幾類產品進行某一或幾種模式下的認證。換言之,一家歐盟授權的認證機構并不可能針對所有的產品種類進行認證,即使對其被授權的產品種類,通常情況下也并非被授權所有的模式。對于每一個歐盟的產品指令,通常都有一個針對該產品指令的授權認證機構NB名錄。[1]
維護與更新
(Technical Files)
歐盟法律要求,加貼了CE標簽的產品投放到歐洲市場后,其技術文件(Technical Files)必須存放于歐盟境內供監督機構隨時檢查。技術文件中所包涵的內容若有變化,技術文件也應及時地更新。
技術文件通常應包括下列內容:
a . 制造商(歐盟授權代表(歐盟授權代理)AR)的名稱,商號,地址。
b . 產品的型號,編號。
c . 產品使用說明書。
d . 安全設計文件(關鍵結構圖,即能反映爬申距離、間隙、絕緣層數和厚度的設計圖)。
e . 產品技術條件(或企業標準)。
f . 產品電原理圖。
g . 產品線路圖。
h . 關鍵元部件或原材料清單。
i . 測試報告 (Testing Report)。
j . 歐盟授權認證機構NB出具的相關證書(對于模式A以外的其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