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時,企業不但需要內部各部門的相互協作,也需要外部供應商的積極配合。 因為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控制程涉及了企業的諸多運作過程以及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相關方,為了保證這一過程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企業一般需要采用系統管理的方法來達到這一目標。 一個企業要推動RoHS應對計劃,不能只依靠一個部門孤軍奮戰,需要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并得到最高領導層的全力支持, 并且要將其視為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行動,惟有此,才能統一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各部門協同作戰取得預期的效果。
IECQ HSPM QC080000管理認證,便系統的明確了上述要求,并且企業可以通過認證審核的方式對內部的有害物質控制情況進行監控,識別改進機會,加以改進。 企業獲得QC080000認證,對于增加客戶對企業的信任,滿足客戶要求,提供積極應對相關指令要求提供證據。
目前,電子電器企業應認真學習IECQ HSPM QC080000(國際電工會關于電子部件產品的質量評價體系IECQ-電子與電器無件和產品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要求HSPM),加以貫徹實施,從而使企業達到增值的目的。
RoHS指令生效以后,所有電子電器行業生產商必須證明申明產品符合指令的要求。任何與指令有關的電子電器產品和部件都必須符合指令的要求。 為了確保產品的符合性,生產商必須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確保采購物料的符合性。 因此,生產商會要求他的供應商提供符合性申明。但是,對符合性申明的接受與不接受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問題。
為了建立和加強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IECQ [國際電工會(IEC)下的一個組織,運行全世界的電子元器件合格評定體系] 采納了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會(ECCB)制定的專門的危害物質過程管理(HSPM)標準——“電氣電子部件及產品危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要求——QC080000(IECQHSPM)”。 這個2005年10月出臺的國際標準是在全球各主要電子品牌及OEM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以將其產品維持在RoHS和WEEE要求之上的時候誕生,因此立刻獲得廣泛的關注。目前此標準正被陸續采納,成為供應商評定的必要標準之一。 它是在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制定的過程管理機制,完善了物料分析過程,增強了申明的可信度。 QC 080000是對現有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補充,是一個、系統、透明的管理標準,幫助組織達到管制禁用物質的目的。
由于IECQ-HSPM系架構于ISO90012000
之上,因此二者皆為“過程導向”的管理邏輯,而IECQ-HSPM是以原有之質量管理系統為中心, 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將綠色生產融入企業,從而防范因RoHS & WEEE測試帶來潛在的風險,避免業務和市場損失。
QC 080000是在美國標準EIAECCB954的基礎上編寫的國際標準,是IECQ-HSPM危害物質過程體系認證的實施標準。 QC 080000標準的目的就是通過落實對危害物質的有效管理體系,來達到各種環保指令對有毒、有害物質的限制要求。 而RoHS與WEEE作為全球最早強制實施的環保指令,對各種類型的產品中所含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通常作為實驗室檢測的標準,而非管理體系的標準。 QC 080000是以RoHS與WEEE的要求為主要參考的管理體系技術規范, 通過落實QC 080000企業可以提升自身的管理體系,從而滿足并且可以持續滿足這兩條指令以及其他類似指令的要求。
現階段各大型電機電子企業最關注的產品環境要求規范當屬RoHS(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指令。 其要求為限制電機電子產品中的聚溴聯苯(PBBs)、五溴二苯醚(PBDEs)、鉛、鎘、汞及六價鉻等有害物質的濃度,以降低廢電子和電機產品對環境所帶來的危害。 而受此環境要求沖擊的除品牌廠商外,首推電機電子中心制造廠及其所有的零部件供貨商,受影響的廠商將需確保其產品從設計、采購、制造到出貨皆不含限用之管制物質。
目前各品牌廠商及中心制造廠普遍要求其供貨商需提供” 有害物質檢測報告”及” 不使用承諾書”,但這便足夠么 從目前業界執行的情形及發生不符合要求產品的頻率來看, 這答案顯然是不足的。為此部分業者便開始要求其供貨商需建立綠色管理系統并展開供貨商稽核。 但由于各業者之要求不一,使得中小企業疲于應付重復的二者稽核。 因此,EIA(美國電子產業協會)及ECCB(美國電子零件認證會)于今年年初提出EIAECCB 954” 有害物質流程管理(HSPM)”標準, 期藉此標準能協助中心廠及其下的供貨商進行綠色產品的制造。 而此標準亦已為IECQ接受,并于2005年10月14日公告為IECQ QC080000” 電子電機零件及產品有害物質流程管理標準”.
IECQ QC 080000設計之邏輯系植基于ISO 9001:2000之上,并皆以為” 流程導向” 為管理手法,而其主要差異在于ISO9001:2000應用于管理一般性的質量要求, 而IECQ QC 080000的屬性則是以原有之質量管理系統為中心,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 有著更單一、更強化的特定目的。 因此,IECQ要求廠商驗證IECQ QC 080000前,需建立諸如ISO 9001:2000流程導向的質量管理系統并通過驗證。 然也因為IECQ QC 080000是建構在 ISO9001:2000 之上, 所以對現今已通過ISO 9001:2000驗證的廠商而言是相對地容易執行,且協助您能充分地展現企業符合RoHS、WEEE及其它產品環保法規的能力。
歡迎來電咨詢
深圳市凱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小姐
聯系方式:0755-28377534/13322932440
QQ:7191838
郵箱:szkaiguan@163.com
FSSC22000
食品安全體系認證(FSSC)22000是為食品制造商創建,并整合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標準及食品安全公共可用規范(PAS)220:2008,它由基于荷蘭的會為食品安全認證而發展起來并獲歐盟食品及飲料產業聯盟的支持,FSSC22000已獲全球食品安全倡議組織的批準并鼓勵大力推廣實施。
將在ISO22003及ISO Guide 65 (產品認證)的標準下獲得認可,為組織提供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安全公共可獲取規范(PAS) 220:2008增補了對應用于ISO22000標準的前提計劃使后者更加完整并使其符合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組織的要求基準。
FSSC 22000 的頒布意味食品安全標準向統一化及全球認可更邁近了一步。FSSC22000 結合了ISO 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PAS 220:2008 及其他附加要求。其內容也被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GFSI 旨在維持食品安全管理方案的基準審核流程,以實現食品安全標準的統一。同時,通過采納全球零售商公認且普遍認同的 GFSI 標準,有利于促進整個食品供應鏈的成本效率。
在2001 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HACCP 認證基礎上,開始為食品行業制定可審核的標準,并于2005 年發布了ISO22000:2005。該標準的目的是為那些需要達到眾多不同全球食品安全要求的企業,明晰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然而由于前提方案內容欠缺,ISO 22000:2005 當時并沒有被 GFSI 認可。為了改進內容,一些來自大型跨國企業的專家對 ISO22000:2005 做出了補充,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公共可用規范(PAS 220:2008)于2008 年生效。
GFSI 認可了ISO 22000:2005 和PAS220:2008 的整合,但是同時也要求建立一個行業體系:注重法規和客戶要求的同時,監控兩個標準的整合。在結合了ISO 22000:2005、PAS 220:2008及其他一些法規和客戶要求后,食品安全認證會(Foundation for FoodSafety Certification)推出了FSSC22000,并由GFSI 于2009 年5 月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全球基準而通過。該標準一經實施,FSSC 22000 將成為GFSI 認可的第六項常規標準。這項舉措將在全球范圍內降低供應鏈的采購成本并提升一致性,同時提高最終用戶對第三方認證的信心,并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及選擇性。
FSSC 22000 是一項全球性的、可審核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結合了良好操作規范(GMP)、HACCP 以及其他管理體系要求。FSSC 22000 為食品企業提供了一套全球認可的標準,證明其已建立的管理體系,并充分滿足顧客及行業法規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此標準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涵蓋食品供應鏈的所有過程,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和最終產品相關。它為食品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了統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并易于被處于食品供應鏈不同環節的組織接受、實施及審核。
通過實施FSSC 22000,食品行業可以采用風險管理和在其他行業廣泛得到驗證的質量保證技術。它獨立可信,旨在達成:
· 對食品更有信心
· 健康隱患更少
· 更好保護品牌
· 審核成本更低
· 供應鏈管理更完善
該標準有助于解決整個食品行業標準的不協調統一。為應對顧客對食品安全問題產生恐慌,各大廠商和零售商或已引進定制的標準。這些標準可以通過FSSC 22000為基礎來進行協調,并在必要時加入特定的附加要求。
這將使生產商和供應商更為容易向廣泛的客戶群銷售產品。生產商可以更好地控制其過程,并能更直觀地看待他的組織。審核可以成為持續改進的基石,并衡量全球水平的基準。標準化使產品能更容易地邁入新市場,賣給新客戶。
這個新標準還可以帶來下列益處:
· 食品標準更透明
· 成為人人認可的全球標準
· 更有效的第三方審核,減輕監管機構的負擔–監管機構可以把該新標準當作考核的點
· 借助過程效益和流程審核,節約成本
FSSC 22000的最終目的是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重拾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供應的信心。這將造利整個行業。
1.截至2010年底,超過35家認證機構已經成為關聯方且該數字每月增長;
2.為了支持認證機構確定正確的范疇,理事會制定了一個對必要要求有進一步解釋的指導文件;
3.年度協調日2010年10月28日在阿姆斯特丹舉行,26家認證機構參加了活動并為即將參加的認證機構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和見解。
4.根據2011年1月6日公布的GFSI指導文件第六版,食品安全認證正在制定《忠誠計劃》和《培訓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