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荊州給羔羊吃的代乳粉羔羊專用奶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絨山羊飼養國和山羊絨生產國。2002 年絨山羊存欄數為7 840 多萬只,產絨量11 765 噸,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年產絨4529 . 5 噸,占全國產量的38 . 51 % ,其他產區依次為新疆8 . 79 % ,河北7 . " % ,山東7 . 16 % ,西藏6 . 93 寫,山西5 . 68 % ,陜西5 . 41 % ,寧夏3 . 62 % ,河南3 . 59 % ,遼寧3 . 16 %。值得指出的是,我國農區和有部分半農半牧區的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遼寧等地山羊絨產量自20 世紀80 年代初以來一直在穩步增長,發展絨山羊已成為當地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和發展地方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這些地方絨山羊的迅速發展已成為我國絨山羊新的增長點,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為保持我國山羊絨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地位,除充分利用好一切有利因素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調整與改善。
1 .加強地方品種的改良和新品種培育,提高良種化程度這是今后我國絨山羊發展的主攻方向。至21 世紀初,我國良種及改良種絨山羊比例還不足50 % ,而優質絨山羊僅占l / 4 左右。絨山羊個體平均產絨量低,而且個體間差異較大,羊絨品質也參差不齊。比如北方10 個?。ㄗ灾螀^)的絨山羊個體平均產絨量為156 克,其中河北、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區僅為100 克左右;再如遼寧絨山羊個體平均產絨量為490 -570 克,最高可達1000 克,但遼寧全省產絨山羊的平均產絨量為257 克;選育后的內蒙古白絨山羊個體平均產絨量為330 克,高的可達800- 1 000 克,而內蒙古全區絨山羊個體平均產絨量為269 . 5 克。這些情況正說明我國絨山羊良種化程度不高,但從另一方面看,也是我國絨山羊業進一步發展的潛力所在。今后的發展方向是:一方面繼續采用本品種選育的方法,對內蒙古白絨山羊、遼寧絨山羊等優良品種以及其他地方品種的優良類群進行選育提高和繁殖擴大數量;另一方面對一般絨山羊產區,引人優良絨山羊品種,開展大規模雜交改良,盡快提高其良種化程度。通過建立絨山羊育種場、種羊繁殖場、實行良種注冊登記等辦法,確保種羊質量,并通過辦好人工授精站等方式加快改良速度。
2 .注意資源保護,重在提高質量解決好絨山羊的數量和質量關系問題以及數量和飼料資源量的關系問題十分重要。20 世紀80 年代后期我國絨山羊增長速度極快,加上其他畜類數量的增加,全國草地載畜量超出50 % - 90 % ,從而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為杜絕這一狀況的繼續存在,國家和各地區都已采取了相應措施,其中草地資源的分戶承包使用是關鍵。由于絨山羊是以草地放牧飼養為主的家畜,只有明確了草地使用權,才能真正做到以草定畜,嚴格控制數量。今后我國絨山羊業發展的方向不應是數量的增加,而是個體產絨量和羊絨品質的提高。若以我國現有絨山羊數計,平均每只羊產絨提高60 克,全國年增產羊絨即為4700 噸,而全國山羊絨總產量將可達到16000 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