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子縣環保防風網 儲煤場金屬防塵網 擋風墻廠家
防風網,防風抑塵網將成為環保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幫手。
河北廣播網10月27日消息(秦皇島電臺記者劉震)秦皇島市舉全市之力實施北戴河海域環境綜合整治、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修復等35項環境改善工程,努力實現“天藍水凈,地綠山青”。
石河自北向南穿越山海關區,改造前的石河河床裸露、垃圾成堆,了無生機,2009年10月,山海關區啟動實施了石河生態防洪綜合整治工程,對水利、道路、景觀進行治理,現在河道中蘆葦、香蒲、荻花等水生植物隨風搖曳,水鳥貼著水面輕盈地飛過,木棧道上市民釣魚、休憩。
山海關水務局局長李俊:“通過一期的工程,我們城市區的綠化面積增加了1.5倍,現在有385種鳥,成為了我們秦皇島市最佳的一個觀鳥勝地。”
污染源沒有了,秦皇島市又對河道進行清淤,入海河流的化學需氧量濃度大幅降低,最高的下降了88%,從海洋的污染源變成清水之源。
改變的不僅僅是河流水質和沿岸景觀,秦皇島市的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更是連續8年保持在350天以上。作為一個擁有吞吐量超2億噸煤炭輸出港的城市,保持這樣好的空氣質量得益于一項項有效的舉措。走進秦皇島港,防塵裝置鑲嵌在每條裝卸生產線上,上百萬平方米的綠色植被環繞港區,這里還有亞洲大的儲煤場防風網和灑水除塵系統。就是在港口內,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也保持在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秦皇島港股份公司董事長邢錄珍:“我們把環保看作港口生死存亡的大事,這幾年的環保工作,得到了群眾認可,達到了節能的要求。” 我們投資建立亞洲大的煤場防塵網,防風抑塵網,起到了防風抑塵的效用,并將長期投入使用,其外形美觀,可在任何惡劣條件的環境下生存,將粉塵污染降到最低限,保護港口環境,生態優化。
為實現“天藍水凈、地綠山青”的總目標,秦皇島市還將啟動實施北戴河海域環境綜合整治、節能減排、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生態景觀建設、構建生態型產業體系、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細胞創建工程等35項改善生態環境工程。環境綜合整治的投入是具大的,僅北戴河及相鄰地區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的總投入就達117億元。但是,在秦皇島市委書記王三堂看來,生態優先是值得的選擇。
王三堂:“環境綜合整治這項工作,對經濟發展近期是有一些影響的,但是我認為這個代價是應該付出的,對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對秦皇島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