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尾氣二氧化碳回收裝置
應用范圍:對于不同行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尾氣采取相應的工藝組合,能將二氧化碳含量只有60%以上的工業CO2廢氣回收提純到國家工業級、食品級氣體標準的二氧化碳,其經濟價值亦相當可觀。
本裝置也適應用于酒廠、酒精廠、化肥廠、石灰窯廠、沼氣尾氣及一些化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氣,同時也適用于二氧化碳井口氣的回收利用。
二氧化碳的用途:用于焊接、食品、香煙、醫療、油田等行業外,更多的使用是把二氧化碳作為碳資源來轉化利用。
處理能力:
300-25000m3/小時
工藝技術方案
本回收裝置由冷卻緩沖、過濾、壓縮、干燥、預冷、制冷、貯存等單元組成,用于回收尾氣等廠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二氧化碳,并將其純化以供使用。
1)冷卻緩沖穩壓過程
高溫二氧化碳原料氣體先經水冷后進緩沖罐穩定氣體壓力,同時也起到分離作用。然后進入二氧化碳壓縮機加壓冷卻從而進行脫水。
2)粉塵過濾
由于原料氣里有少量粉塵,對后道工序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須通過絲網過濾器過濾脫除粉塵,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
3)壓縮與冷卻過程
來自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壓縮機(帶有中間冷卻及末級冷卻),二氧化碳經三段壓縮冷卻后,在壓力2.5MPa,常溫狀態下去下游繼續加工處理。
4)干燥與過濾
經凈化后的二氧化碳進干燥器,二氧化碳從上部進入分子篩床,二氧化碳經分子篩床層吸附脫除其中的水分;干燥器為切換操作,即當一臺處于8小時的吸附狀態時,另一臺則處于再生冷吹狀態,再生氣為低壓殘氣,來自后續工段的低壓常溫殘氣經電加熱器加熱后,從再生床的下部通過分子篩床層,加熱脫除分子篩中被吸附的水分雜質,經再生,以備再次轉入到吸附狀態。
5)冷卻與精餾過程
經前述壓縮凈化處理的原料氣進預冷卻器的管內,在此原料氣被管外來自殘氣總管的低壓殘氣冷卻之后在液化器中被管外蒸發的R717繼續冷卻冷凝,進二氧化碳精餾塔,在塔內利用精餾的方法脫除原料氣流中的不凝氣體等雜質,在再沸器得到液體二氧化碳產品,產品再經節流至1.7MPa,溫度約-25℃去原裝置產品貯罐,塔釜的熱源為來自冷凍系統冷凝器上部抽取的氣體,為塔頂回流冷凝器提供冷源的是節流后的液體氨,控制塔底二氧化碳含量達到工業級為前提,未被冷凝的,含不凝氣雜質的氣體則從冷凝器頂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節流為低溫殘氣去冷卻器回收冷量。
6)產品貯存
來自再沸器塔釜的液體二氧化碳經液位調節閥減壓至壓力1.7MPa,溫度約-25℃后去二氧化碳貯罐,由于來自再沸器的液體經節流后必然產生少量氣體,這部分氣體連同在貯存過程產生的蒸發汽體一并從罐頂上部的出口管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減壓成低溫殘氣去殘氣總管,在冷卻器中回收冷量。
注:本裝置也根據客戶需要回收尾氣中的有用氣體,并能在分離的同時把產品液化,方便貯存和運輸。
-----------------------------------------------------------------------------------------------------------------------------------------------------------------------
根據上市公司發布的2015年年報,共有49家公司盈利,占總數的90.7%。有四家虧損公司,大多數公司的凈利潤水平在0-20萬美元之間。凈利潤2000萬以下,2000萬以上的企業數分別為36家和13家。從盈利能力的角度來看,每家公司也存在顯著差異,范圍從-13?o -55?,其中分別低于0,0-10?和10?4,23和27的公司分布。一般來說,水處理公司的盈利能力??????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的生態和實踐綠色發展理念已經允許上市公司開辟更多盈利路徑。經濟交流中心副首席經濟學家徐洪才認為,環保產業,節能減排地區和生態保護區的政策分紅支持是公司強勁股價最重要的支撐因素之一環保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貫徹落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綜合治理污染力度,加快恢復生態保護,促進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促進綠色消費,完善生態文明體制等方面的要求。 ,并且也帶來了自己的要求。更多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Hbzhan內容閱讀:作為節能環保產業的一個分支,今年繼續實施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政策。日前,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建立完整,先進的廢舊產品回收利用系統的提案,提出建立網絡齊全,技術先進,分類管理水平好的現代化廢物回收處理系統, 2015年。廢物和廢舊產品的主要類型應予以回收。達到70%?同時,根據環境保護部規劃部預測,“十二五”固體廢物處理行業投資將達到8000億元以上,在“十一五”期間翻了兩番。“勞?╃??┹?? ?? ?? ?? ?? ?? 8B我國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多年,直至關閉搬遷。只是發現這些企業貢獻的稅收和利潤還沒有成為他們網站修復成本的一小部分。在中國的一些地區,這一痛苦的教訓仍在繼續。 。因此,污染責任機制尚未建立,錯誤可能會重演并繼續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展,作為90?f污染物最終去向的土壤和地下水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不可接受的污染壓力,整個社會將不得不支付天文修理費用。“????? ??C控制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減排仍然是當務之急。在“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要求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0?f,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10年增加10多倍。對于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控制總排放量的基礎上,重點從減少重點行業總量轉向減少整個行業。在控制氮氧化物方面,我們將重點關注重點行業的控制技術路線。繼續加強對顆粒污染的控制。在控制大氣污染減排的子行業中,有關方面重點關注火電和脫硝行業。建議關注鋼鐵燒結脫硫市場需求,火電脫硫技術改造,建材行業脫硝等領域。瑮昭浡汩慃慃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