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估算,我國需將產品進產品碼垛的企業不少于800萬家。其中,95%的企業利用人力將產品進行裝箱包裝,98%以上的企業利用人力與簡單機械包裝至托盤段。許多企業在產品生產中可以實現人少甚至無人化,但在二次包裝階段是需要人員高度密集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1.勞動力便宜;2.產品生產能力有限;3.產品利潤空間有限。
對產品來說,包裝必不可少。包裝分為運輸包裝和產品包裝。運輸包裝是為了解決產品在運輸流通時的安全;產品包裝是為了解決產品在到用戶手中之前的完好性,當然使產品有完美的形象以使潛在用戶產生購買欲望同樣是產品包裝的重要功能。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需要,近年來,碼垛機器人取代傳統機械碼垛已是發展趨勢。并且由于國內企業的努力,國外碼垛機器人在我國市場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打破。最有代表性的騰陽的碼垛機械手創造了1300次/小時的記錄;
評判碼垛機器人的效能優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工作的穩定性及操控性;2.對被包裝目標的擴展性;3.對包裝環境的擴展性;4.工作效率;5.計量誤差;6.維護性;7.價格。工作的穩定性及操控性好就應該有比較低的故障率、可連續長時間工作、操作和改變包裝目標容易實現;對被包裝目標的擴展性好就應該適應不同形態、形狀、重量、尺寸的包裝目標;對包裝環境的擴展性好就應該適應在狹窄、惡劣、復雜條件下的生產(例如一臺機器人為倆條不同規格產品的生產線進行包裝);工作效率是否高直接關系到生產成本及產能;計量誤差小就應該能夠長時間準確定位(也包括物料在填充進入包裝容器時的計量誤差);維護性是指排除故障的難易和成本及改變擴展因素的難易程度;價格當然是最簡單和最直接的因素。從戰略上可以認定這樣的結論:碼垛機器人的普及程度關系著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