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號 |
部位 |
參照圖集號 |
W |
ES |
備注 |
1 |
外墻變形縫 |
《04CJ-01-3》-19頁③ |
100 |
200 |
平面型 |
《04CJ-01-3》-19頁④ |
100 |
150 |
陰角型 |
||
2 |
內墻變形縫 |
《04CJ-01-3》15頁③ |
100 |
250 |
僅用于AC段防火窗變形縫 |
3 |
內墻變形縫 (墻面) |
《04CJ-01-3》15頁③ |
100 |
210 |
平面型 |
《04CJ-01-3》15頁④ |
100 |
155 |
陰角型 |
||
(地面普通型) |
《04CJ-01-3》-14頁③ |
100 |
210 |
平面型 |
|
《04CJ-01-3》-14頁④ |
100 |
155 |
陰角型 |
||
4 |
內墻變形縫 (墻面) |
《04CJ-01-3》-15頁③ |
100 |
270 |
承重型用于AB段首層交界門 |
地面變形縫 (承重型) |
《04CJ-01-3》-8頁③FTM型 |
100 |
270 |
||
說明:
外墻變形縫配置:軟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溫+采用三元乙丙防水材料止水帶 內墻面變形縫配置:硅酸鹽耐火纖維阻火帶 內地面變形縫配置:硅酸鹽耐火纖維阻火帶+采用三元乙丙防水材料止水帶 蓋板型地面蓋板厚度:4㎜ 承重型地面蓋板厚度:6㎜ |
膠條采用熱塑性橡膠,膠料性能符合下表要求。
序號 |
檢測項目 |
要求 |
備注 |
||
單位 |
熱塑性橡膠 |
||||
1 |
硬度 |
邵爾A |
60±5 |
|
|
2 |
拉伸強度 |
Mpa |
≥6.2 |
|
|
3 |
扯斷伸長率 |
% |
≥420 |
|
|
4 |
脆性溫度 |
℃ |
≤-40 |
|
|
5 |
耐臭氧氧化(25-50pphm)40℃*96h |
20% |
無龜裂 |
|
|
6 |
熱空氣老化試驗 |
試驗條件 |
℃*h |
70*96 |
|
拉伸強度降低率 |
% |
≤2 |
|
||
扯斷伸長率降低率 |
% |
≤7 |
|
||
硬度變化 |
邵爾A |
-2 |
|
||
7 |
線膨脹系數 |
℃-1 |
≤5*40-4 |
|
序號 |
缺陷 |
要求 |
1 |
氣泡、雜質 |
不超過成品表面面積的0.5%,且每處不大于25㎜2,深度不超0.5㎜。 |
2 |
噴霜、發脆、裂紋 |
不允許 |
3 |
明疤缺膠 |
面積不超過30*5㎜2,深度不超過0.5㎜,每米不超過4處。 |
序號 |
型號 項目 |
金屬蓋板型 |
1 |
拉伸、壓縮時水平摩阻力(km/m) |
<4 |
2 |
拉伸壓縮時變位均勻性㎜ |
±2 |
3 |
伸縮量㎜ (L為中軸桿中距) |
±0.5L |
4 |
垂直變形量(縫寬) |
-- |
5 |
承載km/㎡ |
≥2.0 |
1.變形縫定義
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統稱為變形縫。通常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被用作將房屋分成若干個獨立部分,從而消除沉降差、溫度和收縮應力以及體型復雜對結構帶來的危害。
2.沉降縫
沉降縫是將該不同部分的結構從頂到基礎整個斷開,使各部分自由沉降,以避免由于沉降差引起的附加應力對結構的危害。在下列情況下,宜考慮設置沉降縫:
⑴ 建筑主體結構高度懸殊,重量差別過大;
⑵ 地基不均勻;
⑶ 同一建筑結構不同的單元采用不同基礎形式;
⑷ 上部結構采用不同的結構形式或結構體系的交接處。
3.伸縮縫
伸縮縫即溫度縫,是在建筑物的平面尺寸較大時,為釋放結構中由于溫度變化和混凝土干縮而產生的內力而設置的。
設置伸縮縫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在伸縮縫處設置雙墻或雙柱的構造,將上部結構斷開,分成獨立的結構單元。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筑,伸縮縫的寬度應符合防震縫寬度的要求
伸縮縫的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