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柑橘的生長過程中,經常出現葉片失綠發黃的現象,這就是柑橘黃化,一提到黃化,果農就很緊張,懷疑是黃龍病,隨時準備挖樹。根據大量的研究數據和田間觀察表明,柑橘區黃化樹,有約70%不是黃龍病,而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只有通過樹體的表象看本質,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源上解決黃化的問題。
柑橘黃化由很多原因引起,如根系問題、缺素、病蟲害、環割不當、激素使用過量等原因。
1、根系問題引起的黃化
根系蛻皮、腐爛,失去再生根能力,會造成樹體營養和水分吸收受阻,引起柑橘黃化,這是比較常見的引起黃化的因素。但是怎么判斷柑橘果園是不是因為根系的問題引起的黃化呢?
由根系引起的黃化問題,在果園中不是大面積的,而是分散的,不定區域的黃化,小樹居多。果樹通常局部表現為半邊青綠,半邊黃化。從葉片上的表現看,是由葉片開始退綠,均勻黃化,葉脈先黃,擴展到整個葉片,最終脫落。
根系問題最好是挖出根來,看根系。一般是主根發達,須根很少,主根開始蛻皮,衰退。根系腐爛,沒有新根發出,須根部分腐爛,死亡。
2、缺素造成的黃化
柑橘缺少中微量元素或者中微量元素過量都會引起黃化,這類黃化有一定的規律,通過經驗和對比可以發現問題。目前果農朋友都大量施用氮磷鉀(含硫)復合肥,因此多數果園不會出現缺氮、磷、鉀、硫四種元素的情況;主要有缺鈣、鎂、鐵、錳、鋅、硼和鉬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現象。
而肥量過多也會造成這樣的問題,硼過量葉尖先黃化,沿葉緣及中脈間擴散,葉尖、葉緣成枯斑,早落葉,嚴重時全部落葉、枯枝,最后全株死亡。
3、病蟲害引起的黃化
病菌等病原體侵入柑橘樹體,產生各種分泌物能堵塞柑橘輸導系統,致使不能吸收水分和養分,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得不到供應,葉片即出現失綠黃化。
例如柑橘黃龍病,由一種生于柑橘韌皮部組織的細菌引起。其傳播途徑包括嫁接和柑橘木虱傳播,柑橘整株葉片發黃,果實病變,最終死亡。
紅蜘蛛、介殼蟲、卷葉蚜等主要危害柑橘葉片、枝梢和果實。被害葉、果嚴重時變灰白色,失去光澤,直至枯黃而脫落。
線蟲破壞根系,使根系根瘤畸形、變褐、腐爛,根系無法正常提供營養,導致葉片發黃。
4、外界氣候條件造成柑橘葉片黃化
黏重土壤引起黃葉:在質地黏重、土壤板結的條件下,根系活力明顯減弱,阻礙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從而引起葉片失綠發黃。
水分失調引起黃葉:土壤過于干旱或者水分過多,如降水太多或灌溉過量,都會引起葉片黃化。
凍害引起黃葉:當溫度過低時,土壤養分不易活化或者釋放,作物很難吸收,導致春天發芽晚、葉子黃。
環割不當引起黃葉:柑橘環割時間、方法、天氣等原因也會造成樹勢差黃化。環割應根據樹勢強弱而定。過重,樹皮傷口愈合慢,導致樹下部與地上部營養、水分等合成運輸失調,從而出現葉片黃化現象。
除草劑藥害造成黃葉:不按說明書盲目用藥或過量施用,會引起黃化。
另外樹體密閉,不通風、施肥過多、用藥不當(過量、混配不當、高溫用藥)、土壤太酸過堿等都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黃化現象。建議注意農事操作的細節,處理好用肥、用藥的量及使用時間。
針對以上黃化原因,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1、根系問題引起黃化的解決方案:
1)使用青枯立克+沃豐素+地力旺灌根,快速促進新根萌發,釋放土壤中的多種元素,起到解磷、解鉀、固氮等作用,為作物補充多種營養物質,同時注意基肥施用不要離根系太近,以免傷根。
2)修剪葉片發黃嚴重的枝條,重新抽發新梢,新梢老熟后會促進根系的生長。
3)注意水土流失,防止根系裸露,避免外界傷害。
2、缺素問題引起黃化的解決方案:
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做到平均施肥,多施用有機肥、配合使用葉面肥沃豐素等產品。
3、病蟲害引起黃化的解決方案:
1)針對螨類、蚜蟲、天牛等引起的黃化,建議將枯枝、病枝及時帶出園區,集中處理,發現新鮮蟲糞或蟲害,立即使用殺蟲劑防治,并于5月用涂白劑涂白根頸、根干、主枝。
2)針對黃龍病引起的黃化,已經確定出現癥狀的,長痛不如短痛,砍,挖,燒。并及時防治木虱,減少傳染。
4、外界氣候條件造成柑橘葉片黃化
做好排水灌溉工作,防止冬季凍害,如有需要,調節土壤pH值。合理修剪,保持園區通風透光,注意農事操作的細節,處理好用肥、用藥的量及使用時間。
適當環割,控梢促花,但是環割不當容易引發黃葉或整株樹體死亡的現象。因此環割時應慎重。
夏季是根系第二次生長高峰,在夏梢老熟和秋梢大量發生前,高溫和高濕影響根系的萌發和生長,營養吸收差,梢、果消耗營養大,導致根系蛻皮、腐爛,果樹黃化。因此需要在夏梢萌發期、果實生長期、秋梢期,各使用《靚果安》300倍噴霧一次,可適當的添加《沃豐素》600倍進行噴霧1-2次。有效預防柑橘普遍出現的柑橘黃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