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蘋果在1980年上市的時候,他們的資金比1956年福特上市以后任何首次
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歷史上的公司創造了更多的百萬富翁。在五年之內該公司就進入了世界公司五百強,這是當時最快的記錄。
Apple III與Lisa
1990年的蘋果電腦,Macintosh Classic
1990年的蘋果電腦,Macintosh Classic
在80年代,蘋果在個人電腦業務遇到新興的競爭對手。他們之中份量最重的是電腦業的“頭號人物”——IBM。IBM的IBM-PC型電腦,裝有Intel的新型處理器:Intel 8088,并且運行微軟的操作系統
MS-DOS(IBM方面的叫法是
PC-DOS)。該電腦一經問世即成為大熱門商品(銷售量:1981年2萬5千臺;1982年19萬臺;1983年70萬臺)。
正當小型企業還在使用Apple II時,蘋果感到它需要一個更新、更先進的型號以參與企業用電腦市場。Apple III的設計師被迫遵循喬布斯的極高和有時不切實際的要求,據說喬布斯覺得散熱扇“不雅致”因而被省略了,結果導致電腦容易過熱,這迫使最早期的型號被回收。另外,Apple III售價高昂,雖然1983年推出了改善后的升級型,并隨之進行了降價促銷,但基本上仍是無法挽回Apple III在市場中的劣勢,這主要是因為1981年IBM推出的IBM PC及其兼容機席卷了個人電腦市場。Apple III總共只制造了90,000臺。
與此同時,蘋果內部的各工作組正在日以繼夜地設計二款完全不同的新款個人電腦。使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例如:
圖形用戶界面、鼠標、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網絡功能。這些人,包括了
杰夫·拉斯金和比爾·阿特金森,鼓動喬布斯把公司的焦點放在電腦功能上。1979年12月他們帶喬布斯前往Xerox的 PARC研究所,在參觀了他們的概念機Alto之后,喬布斯決定未來將在圖形集中、圖標友善的電腦上,將這種思想貫徹在蘋果的兩個下一代電腦項目:Lisa和Macintosh上。蘋果以允許Xerox向自己投資作為條件(一百萬美元的預售初次發行股票,約值18,000,000美元),換取蘋果的工程師進入PARC研究所工作3天的權利。而許多PARC的研究員如拉里·泰斯勒在同事們的反對聲中加入蘋果電腦工作。而杰夫·拉斯金則因與設計組意見不和而退出了蘋果公司(拉斯金設想的Mac是橫長型的機體,而且不帶鼠標)。
Lisa是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腦,可以說沒有Lisa就沒有Macintosh(在Mac的開發早期,很多系統軟件都是在Lisa上設計的)。她具有16位CPU,鼠標,硬盤,以及支持圖形用戶界面和多任務的操作系統。并且隨機捆綁了7個商用軟件。
Lisa在1983年1月以9,995美元的身價初次露面。蘋果再次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處時代的產品,但過于昂貴的價格(10,000美元)和缺少軟件開發商的支持,使蘋果再次失去獲得企業市場份額的機會。Lisa在1986年被終止,余貨被埋在
猶他州的垃圾堆填區。
據說,Lisa是以喬布斯的女兒的名字來命名的。對此,蘋果并未發表任何言論。
Macintosh 的推出
Lisa計劃從喬布斯控制的發展計劃中途被取消。喬布斯立刻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Macintosh計劃上,最初把它預想為一種“廉價Lisa”。Apple Macintosh在1984年以一個著名的超級杯廣告(基于喬治·奧韋爾的小說《一九八四》)開始投放市場,其中更宣布“在1月24日,蘋果電腦將推出Macintosh。你將會見到為什么1984將不會像‘1984’。”。這明顯暗示了新的Mac和其“容易使用”的GUI將電腦和信息從公司和技術統治論者那里解放出來。蘋果也大量生產由蘋果雇員與之后的蘋果人蓋伊·川崎首創的蘋果福音傳道的思想。
Macintosh延續了蘋果的成功,但不能達到它最輝煌時的水平。在一次
比爾·蓋茨(現任微軟總裁)參觀蘋果位于庫珀蒂諾的總部時,喬布斯展示了Mac GUI的原型。在之后的1985年,微軟發布了Microsoft Windows,它讓IBM PC擁有了GUI。因為這一點,許多公司也開始制造IBM PC兼容機,廉價的PC復制品。不能容忍其他公司復制Mac的蘋果向微軟提出訴訟,微軟則以中止他們所提供的Macintosh用的商用軟件Microsoft Excel的開發相威脅,訴訟持續了4年結果不了了之。[3]有人說這是因為當時IBM也在開發仿Mac的圖形界面TopView,如果把判決微軟侵權就意味著日后蘋果也能把IBM拉下馬。盡管首個版本的Windows在技術層面上不如Mac,但它加上一部PC復制機的價格則比Mac便宜許多,而且不久以后在Windows上也同樣出現了很多的軟件。
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