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性炭吸附+冷凝工藝油氣回收裝置
應用領域:此裝置采用活性炭變溫吸附技術,其處理效率極高,但受到其處理的油氣組分的影響,多用于化學品的油氣回收。特別適用于排放標準要求嚴格、用其他回收方法難以達到要求的油氣回收場合,如:各類化學品儲罐區大小“呼吸氣”、化學品裝卸車、船等場合的油氣回收。
技術原理
此技術以活性炭纖維(顆粒)為吸附劑,油氣先通過冷卻器進行降溫,然后進入活性炭纖維(顆粒)吸附箱,油氣組分吸附在吸附劑表面,然后再經過變溫脫附,富集的油氣用飽和蒸汽脫附出來,進入冷凝器。液態化學品進入儲罐,凈化后的尾氣經排氣管排放。
系統結構
本系統包括:吸附系統、變溫脫附系統、回收系統、冷凝系統、自控系統。
裝置特點及優勢
1、活性炭纖維(顆粒)裝填量少,大幅度降低了尾氣凈化回收裝置的造價
2、高品質、高效率地回收尾氣中的有機物
3、適用范圍比較廣
4、裝置緊湊,結構巧妙,氣阻小,占地少,運轉能耗低
5、全自動運行,操作簡單,便于維修,運轉安全
6、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顯著,投資回收期短
-------------------------------------------------------------------------------------------------------------------------------------
據報道,今年山西戰略關鍵鎖在節能環保行業的培養新產業,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特殊潛力產業四個類別。在節能環保行業,例如,污染大省的節能環保在未來工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1600億元。行業分析的壓力,在經濟低迷時期,厚積薄發的新興產業成為山西經濟的發展的一個亮點,逐步承擔經濟山西黑的重要任務。在水源,例如,上市公司24億元,包括超級基金籌集了近18億元,資本雄厚,公司在污水處理項目投資,市場迅速。公司投資也慷慨的回報,截至6月30日,2013年,該公司上市以來已經連續12個季度凈利潤上漲,剛剛發布的年度報告中,該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近27%,今年上半年。從事污水處理公司資金也很長,因為今年再次。興榮投資3月份剛完成配股,18億元,2013年4月,公司債發行不超過12億元;和水段2013年6月,只有12.2億元的取向。上周在2012年3月12日至3月16日,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5%,同期下跌2.6%,環保產業表現不佳。在水、固體廢物處理、大氣控制、監控四個環保產業,小大氣治理行業上周下降,下降了1.40%,而監控行業大幅下跌7.29%。大華,上周上漲9.7%,環保產業收益的山,一個插槽。的水下降了9.3%,2013年綠色industryEnvironmental監測站的差異,自動發布PM2.5監測儀器規格和要求(試行)。這個文件是配合實施第一期的新空氣監測和發布。一些新的指標和要求,修訂后的監測技術參數,兩家a股上市公司的產品,通過監控終端的評估。根據環境保護的要求,通過儀器的評價模型將被用作第一部分的116個城市PM2.5監測儀器采購優化對象。和良好的政策相呼應,流動領域的環境保護和社會投資,和迭代升級技術。據《經濟日報》報道,2016年,中國的環保產業銷售收入近1.15萬億元,增長了約20%,6100億元產值服務環保產業。據廣電總局,十三五期間更為嚴酷的環境保護投資預計2萬億元,更為嚴酷的十三五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預計將超過17萬億元。以碧水源為例,公司上市24億元,其中超募資金有近18億元,正是憑借充裕的在手資金,公司在各地投資污水處理項目,迅速市場。公司的投資也了豐厚的回報,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自上市以來已經連續12個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剛剛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近27%。從事污水處理業務的公司對資金也是十分渴求,今年以來頻頻再。興蓉投資2013年3月剛完成配股18億元,在4月份又拋出不超過12億元的公司債發行方案;而國中水務在2013年6月份剛完成定向12.2億元。上周市場2012年3月12日至3月16日,滬深300指數下跌1.5%,同期環保行業下跌2.6%,弱于大盤。在水務、固廢處理、大氣治理、監測4個環保子行業中,上周大氣治理行業跌幅小,下跌1.40%,而監測行業大幅下跌7.29%。上周,山大華特上漲9.7%,位列環保行業漲幅榜首位。國中水務下跌9.3%,是環保行業中差環保部監測總站2013年發布《PM2.5自動監測儀器技術指標與要求》(試行)。此文件是配合《空氣新第段監測實施方案》而發布。新版《指標與要求》修訂了一些監測技術參數,兩A股上市公司的產品達標,并通過監測總站的評估。按照環保部要求,通過評估的儀器型號將作為第段116個城市PM2.5監測儀器采購的優選對象。與政策利好相呼應的,還有源源環保領域的和社會的投資,以及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據經濟日報此前報道,2016年,我國環保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近11500億元,同比增長約20%,其中服務業以6100億元的產值穩坐環保產業頭把交椅。據環保部規劃院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十三五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