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統)和(機器人系統)及(大型伺服控制系統)備件大賣!叫賣!特賣!賣賣賣!
過去五年里,索菲亞家居股份有限公司(002572.SZ,下稱“索菲亞”)的信息與數字化中心員工數量從20多人增長大到了500余人,足足擴大了25倍。而在索菲亞數萬平方米的工廠里,記者平均每走30到50米才見到一兩個工人,他們或在操作控制臺,或在做簡單的搬運,工人們看起來要比那些繁忙的機械悠閑得多。
機器人正在取代許多體力工作的崗位,這些機器人雖然購買成本昂貴,但除了提高生產效率,也降低了由于人為原因而導致的出錯。渣打銀行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東盟及前景》報告中,調查了珠三角地區200多家企業制造商,這些制造商們預計工資平均漲將或達7.2%。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望使用更多機器人來代替工人的企業家不在少數。
6月28日,在深圳舉辦的華南國際工業自動化展覽會上,幾乎每一個人展臺前都展示著正在工作中的機器人,一個個規律地進行著重復工作,動作整齊。經濟觀察報記者接觸了來自珠寶、電纜、玩具和家具等多個行業的廠商,他們前來尋找能夠給他們的生產線導入自動化設備的機器人企業,用那些不知疲倦的機器人代替需要吃飯、休息工人。
廣東省是中國的大型制造業中心,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聚集地。這些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廠,正在努力提高自動化生產水平,減少對從事基礎勞動力的需求,而機器人的市場則正在越變越大。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2010年到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了5倍多。2013年以后,中國已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占全球市場的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1/5,到去年已接近1/3。
一
7月3日,廣州增城下起了小雨。索菲亞的總部位居于此。去年,索菲亞完成了45.3億元的營業額,信息與數字化中心總經理王韌告訴記者,從他在2012年來到索菲亞工作算起,至今索菲亞的營業已經增長了3.7倍,在公司規模增大的同時,但工人數量卻增長了不到1.5倍。這是自動化、信息化給索菲亞帶來的最重要的成效之一。
位于增城的櫥柜工廠總投資超過4億人民幣,是索菲亞在2014年從法國引進的司米櫥柜全球第五大工業園。在司米櫥柜工廠里,一塊塊木板有條不紊地在流水線上被切割、封邊、打孔、分揀和包裝,然后經過機器的檢測和稱重后,通過運輸帶進入全自動智能立體倉庫,等待著發往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偌大的工廠中,記者平均每走30米,才看到一兩個工人或在操作控制臺、或進行簡單的搬運工作。
離櫥柜工廠不遠,是索菲亞定制衣柜及其配套定制柜的華南生產基地,索菲亞總部所在地。記者參觀的一個車間,每個班次50人,可以完成600到800個訂單,即8萬件大小規格不同的板件,平均每個工人每天可以完成約1600多件板材的處理。而在導入自動化生產線之前,一個車間每日只能完成300個不到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