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升高安裝車U形臂結構屈曲測試 升高安裝車出租 價格
手機:136-2222-7751,138-2229-3820
路燈安裝維修 升高安裝車出租, 升高安裝車出租公司, 升高安裝車租賃 在升高安裝車設計規范中,雖然涉及了穩定性方面的計算,但對于當前的大高度產品的多節臂、U形截面等特點,此方法不再適用。為了解決大高度全地面升高安裝車的屈曲計算方法的問題,我們討論了基于ANSYS的有限元的分析計算方法,即通過相關軟件建立結構的詳細模型,然后考慮接觸連接行為進行幾何大變形分析。因此在批量工況計算完成、結果總結分析以后,需要對計算方法的準確性及判斷標準的準確性進行實驗驗證,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實驗驗證U形臂結構發生的破壞是穩定性破壞。即破壞位置最大應力未達到材料屈服極限,而且破壞位置處的最大應力低于材料的許用應力。
(2)實驗驗證在詳細模型計算方法中出現的應力“褶皺”現象是穩定性破壞的表現形式和必要條件,以此驗證屈曲判斷標準的正確性與合理性。
(3)通過屈曲實驗,研究、總結計算方法,檢驗計算精度,驗證計算方法的可行性,并且為今后的屈曲計算提供理論依據。
測試結構與測試載荷, 此次測試是以國內某企業生產的400噸全地面升高安裝車的U形臂架結構為原型,包含第4、5節主臂,固定副臂的連接架、旋轉架、過渡節和頂節臂。測試工況為主臂仰角83度,第5節臂伸至第二個行程位置。固定副臂安裝角0度。測試結構如圖5.1所示。同時為了方便臂架起落,將主臂第四節尾部結構做成變幅鉸點形式,用銷軸與底座連接。在底座后方和側方壓上配重,以防止結構在加載過程中傾翻。由于此次測試是屬于破壞性的測試,沒有重復性,所以只進行了一次測試,并且對該次測試的數據進行了整理和分析。 采用詳細模型計算方法計算測試工況,根據有限元分析結果,主臂5節臂筒體側面出現應力“褶皺”現象,需要施加的最小載荷是豎直向下20噸,側向12噸,其合力是23.3噸。 為了方便施加載荷,將副臂頭部與加載用配重通過拉板、油缸、拉力傳感器連接,通過控制油缸伸縮實現載荷的施加,同時監測拉力傳感器。在有限元分析結果中,結構在穩定破壞前的一段時間中,應力-應變屬于線性趨勢,為了校驗計算的正確性,分別施加破壞載荷的70%(16.3噸)、80%(18.7噸)、90%(21.0噸)....直到破壞。同時,為了保證載荷與測試數據的重復率,每種載荷均要加載、卸載3次。
測試方法簡介此次測試主要采用的數據采集儀器是DH5908應變測試儀,測試之前根據實際測試工況的詳細模型計算方法的計算結果,考慮應力梯度相對較小的位置,在出現大應力的位置以及出現褶皺現象判斷為發生屈曲破壞的位置設置實驗測試點。此次測試采用電阻應變片來測試結構的應變,它的電測原理是以惠思頓電橋原理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當應變片產生機械變形時,其電阻值也產生相應的變化,通過電流變化轉化成測量部件表面的應變,然后再根據應力與應變之間的關系確定部件的表面應力狀態的實驗方法,由于其尺寸小、量程高、精度和靈敏度高,目前被廣泛使用。
實際測點貼片位置根據詳細模型計算方法的計算結果,5節臂應力褶皺區域從下蓋板焊縫開始,沿臂頭方向長大約5米。根據應變片的貼片原則,均布貼在此區域。測點具體位置按照圖中所示的坐標系記錄。圖中坐標是以五節臂上、下蓋板焊縫所在的直線為X軸,四節臂頭部最前端頂板為Z軸,坐標原點在兩軸相交處。 通過比較計算結果與測試結果的相對偏差,可將44個測點分成三類:第一類,有34個測點(77.3%)的計算與測試的相對偏差不大于5%;第二類,有7個測點(15.9%)的計算與測試的相對偏差在(5%,10%);第三,有5個測點(6.8%)的計算與測試的相對偏差大于10%。對于偏差較大的測點,都分布在距下蓋板焊縫200mm以內的區域,即測點5-8。從對比觀察測試的應變曲線,發現應變隨時間不是線性變化,而其他測點的曲線是線性的。同時,根據貼片位置的比較可以發現,離焊縫越近相對偏差越大,這說明焊縫對結構有影響。 根據測試與計算的結果對比和分析,能夠得出兩條結論:(1)結構在材料彈性范圍內發生了屈曲破壞;(2)詳細模型計算方法能夠模擬計算出可能發生的屈曲問題。在測試結果中,破壞時最大負應變值是-2925.8μE,應力是615.6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