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統)和(機器人系統)及(大型伺服控制系統)備件大賣!叫賣!特賣!賣賣賣!
一個企業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是做同樣的事,你比別人做得更好,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顛覆式創新里的顛覆者,大多是從低端市場開始切入,逐步蠶食。原來的領導者往往會說這是低端市場,不掙錢,我們不跟他們搶這么low的市場,我們專注于中高端。
所有的企業,死之前都這樣。說得好聽一點是在戰略升級,難聽一點其實就是步步失守。因為守不住,只能“被升級”,其實很多時候升級和占住基礎市場是不矛盾的。
所以,這一點很重要,你到底是在戰略升級,還是在運營退步?
一個企業要時刻牢記,運營是生存的根本。
▌用這6項,給你的企業做次體檢
了解了運營的意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企業運營中最常見的6大病。大家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企業,做個健康體檢。
1.沒有戰略路徑分解,沒有科學、清晰和準確的目標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泰坦尼克。泰坦尼克建造于內燃機輪船高速發展的時代,那時它的戰略是要成為橫跨大西洋最快、最豪華的郵輪。
但在戰略分解上,泰坦尼克出現了問題。它沒有分解過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它每天要走多少海里。它的解決方案,就是夜里的海域上開足馬力。
當時是冬天,歐洲北部很冷,冰山很多。等看到那塊冰山的時候,它因為開得太快,想剎住已經來不及了。這個悲劇就是沒有科學、清晰和準確的目標分解導致的。
2.沒用科學手段和方法去理解生意,做事情憑經驗、拍腦袋
這在中國企業中非常常見,我可以說,絕大多數企業都是這樣在做事情。思考和決策過程非常快,主要是靠經驗主義,想當然,拍腦袋。
3.組織架構不合理,用軟件去解決硬件問題
很多企業,明明是硬件組織結構不合理,但卻非要用管理的方法去彌補,整天開會。那些整天開會說要協同的企業,首先要檢討一下企業的組織結構是不是不合理。
4.不關注各業務單元的價值和效率,整體效率低下
很多企業會簡單地把社會資源拉到企業內部來,比如設計的活多了,就成立一個設計部。但企業內部的需求是波動的、不穩定的,活多的時候忙不過來,活少的時候沒事干,橫豎效率都低。
很多企業經營出問題,最后的解決方法都是先把非核心部門砍掉,因為這個部門導致企業的整體效率低于社會水平,或者低于行業水平。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攤大餅一樣地去發展企業,這也是企業非常常見的一個毛病。
5.重消費端,輕供給側,對經濟大周期缺乏認識
現在國家正在提供給端改革,企業們也開始提工匠精神。就是說,做同樣的東西,你只有做得比別人效率更高,或者以同樣的效率把東西做得更好,你才有生存的價值。
但現在一些企業,開始大搞互聯網、電子商務、補貼消費者。我說他們是起大早趕晚集,該花錢抓C端需求爆發點的時候沒看懂。現在好不容易回到供給端周期,是你擅長的生產,你又去盲目地搞C端,花錢砸市場。
所以這個節奏一定要踩準。
6.沒有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憑本能和直覺帶團隊
我聽到很多老板說,管理嘛就是靠喝酒,一頓大酒喝下去,什么都能搞定。他們甚至會說這頓酒喝得好不好,體現了這個團隊有沒有凝聚力,有沒有戰斗力。
喝酒重不重要?重要。可是光喝酒夠不夠?我認為是遠遠不夠的。管理本身是科學,它是講方法的。
下篇 美團運營戰和背后的方法論
▌美團,科學運營殺出團購紅海
我下面首先向大家系統介紹,美團在千團大戰時期的幾個經典運營案例。我們靠這套打法從“五千團大戰”的紅海市場中殺了出來,成為了市場中幾乎唯一的幸存者。
美團的擴張策略
2010到2011年間,美團殺入團購市場。當時我們的目標是做本地生活電商,因此必須要先搞明白如何在全國開站。
我們花了長達一年的時間,不斷學習和理解,逐步建立起了正確的方法論。
團購市場是存在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的,所以像很多互聯網領域那樣,最終會形成721的市場格局。第一名占70%的市場份額;第二名20%,苦苦增長;后面的10%,朝不保夕。
美團的目標是成為那個7,我們要贏全國。可全國有350多個地級市(州),2800多個縣(區),但公司資源有限,我們要怎么辦?
我們把350多個地級市及以上的城市分成SABCD五級。S是北上廣深這樣的超級城市。AB級是各省省會,加上寧波、蘇州這樣的副省級。C和D是三四五線城市。
S級城市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們絕大多數競爭對手都在這里投入了最多的資金和資源,5000多家團購公司沒有任何一家能取得絕對勝利。而哪家做不下去了,也一定到最后才關停這些城市的業務。所以,這個市場需要經歷相當長的競爭周期。
在這些城市,我們的策略是咬住前三名,而不去砸錢爭第一名。一直到2012年中時,我們在全國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了,但我們在S級城市還不是第一名,甚至到2013年都還不是。我們就保證有一口氣挺在那里。
我們把資源集中在AB級城市。我們用了半年時間,到2012年中的時候,在所有的AB城市都取得了毫無質疑的領先優勢。我做一個北京的錢,可能能把西安、成都、重慶三個城市都做好。
這些AB級城市支撐著我們在北上廣深打持久戰和消耗戰,直到把人家耗死。因為我有了市場份額,我就有正向現金流,我能掙錢。
而對大量CD級城市,我們的判斷是,這5000多家團購公司絕大部分會在一年之內出現問題,并最終死掉。他們出問題時,肯定會先從這些市場退出。
美團的策略是,很多CD級城市我們先不進去,等別人出問題退出后,我們再去收割那些被培育過的市場。
美團的補貼策略
美團是怎么理解補貼的呢?我們認為,花錢買來的流水是沒有價值的。
當時大量團購公司補貼餐飲、電影票,換來了流水和交易額。但結果是,一旦不補貼,流水就沒了。
實際上,供給端才是核心。
只有當你占領了好的供給,才能真正解決競爭的問題。因此我們關心的是,那些對消費者具有獨特性的供給,美團有沒有優勢?
假設鴨血粉絲是一個南京人和游客都很熱愛的小吃品類。
我們首先了解了,哪些鴨血粉絲湯是南京最好的,它就是攻占這個品類的制高點。
之后,我們研究它在團購網站上的銷量。假如它在美團上賣50份,在另外兩家一共賣100份,我們就會去跟這個老板談,那100份我給你包了,我甚至承諾幫你賣得更多。只要你和我獨家合作,我就滿足你的銷量。
然后我們把補貼給到這家店的用戶,通過補貼,實現承諾的銷量。這樣用戶要吃最好的鴨血粉絲湯,就只能來美團了。
總結一下,我們的競爭對手補貼是為了拿流水,我們補貼是為了拿供給的制高點。美團花同樣的錢,效果完全不同。C端補貼是揚湯止沸,相互捅刀子,供給端是釜底抽薪。